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分析

(2016-09-07 12:24:35)
分类: 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分析

                        四(1)  朱玲英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从本次期末测试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在围绕课本教书的同时,还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基本情况

本班参考人数43人,总分3759.5 分,均分87.43分,及格人数42人,及格率97.67%,优秀人数33人,优秀率76.7%。

三、考题及答题分析:

现将本次测试情况就记忆力、想象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几方面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共有六道大题。

第一大题看拼音写汉字,正确率80%。

第二大题是选择题,其中第3小题选错的孩子比较多。

第三大题按要求写句子。如“宁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改成拟人句,不会改的孩子比较多。这一题是考查学生对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掌握和学生的想象力。这道题学生完成得很不理想,是整张试卷中得分率最低的,全班有16个学生丢分。有个别学生将拟人与比喻混淆,故都失去了一定的分数。

第四大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考察学生记忆力的题目。从考题看,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较牢固,考得非常理想,说明学生的记忆力较佳。

第二部分:快乐阅读。

其中课内阅读,正确的学生有15人,课外阅读,正确的学生有13人,其余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失分情况。课内外阅读各一篇,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想象力。其中课内的阅读题,是课文中《生命生命》的选段,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比较熟悉,理解比较透彻,所以作答的难度不大,第1、第2和第4小题正确的学生很多。第3小题对句子的理解做得不是很好,出错的较多。课外的阅读题,失分相对严重,原因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够,所以考得不是很理想。可见,学生对阅读题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还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的现象,所学过的知识还不能灵活地迁移运用。

第三部分:真情习作,《谢谢你,---》。本题扣25分的1人,扣5分至8分的3人,扣1或少于1分的18人。可以说是有90%的学生围绕题目写得很好,但有一小部分同学他们没有审清写作要求,能够紧扣题意的同学所写的内容也比较空洞,也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 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我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5、课堂教学在“活”字上着力。从本次测试来看,学生对知识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独立见解能力,需要在课堂予以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