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课教研活动资料

(2012-11-03 16:21:42)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习资料

五课教研活动资料

    为什么要开展五课教研活动?

       五课是指:

                       设计一堂课

                       说好一堂课

                       上好一堂课

                       评析一堂课

                       反思一堂课

新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概述 :可分为广义和狭义。而狭义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单元、某一课时这些较小的教学系统所进行的设计。在构成上一般包括目标、内容、结构、课时、方法、媒体、场所、人员、测验等组成部分

新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特点: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教学活动。

新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一般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

■教学设计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要想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实施个别化教学。

新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目的,使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的预测。

新课程教学设计

    

           如何设计一堂课

                 宏观抓结构

                 微观抓操作

新课程教学设计(宏观)

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标准的指令性意见;教材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拓展与延伸的设想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教学重点

●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估计教学难点。

●确定教学目标:实事求是地确定教学目标,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教学设计(微观)

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效地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参与作用

●突出重点

●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

●灵活地进行难点处理

●重视四大教育资源(师资、生源、经费、仪器设备)

    的整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的整合

●反馈矫正的实施要到位

●讲求学生活动的科学化(覆盖面参与度深广度层次性)

 

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陈述中存在的不良倾向

     ■教师只了解总目标,没有确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用语过于笼统、含糊。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脱离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不是学生或学习结果,而是教师或讲授内容。

      ■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思维单调、逻辑模式化,缺乏创新。

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正确的陈述方法

     ■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学目标要全面。

     ■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不能以教学内容代替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确定

教师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施和落实教学目标,首先要设计出精确的、具体的、可执行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设计案例

        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地理第二章 大气环境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 教学设计

        执教:临夏师范学校:刘开幸

        班级:中师二年级      时间 200563

        课题:天气与气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天气气候、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的概念;掌握锋面与天气的关系;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的原理;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结合实际,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工作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锋面与天气;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2、难点:气旋、反气旋的运动方向。

        教学用具:

        教科书中的插图;天气、气候图;锋面与天气,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以讲解法为主、参与式为辅。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设想:

        天气与气候主要讲述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因素。天气与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而中师生学习地理的目的在于认识地理环境,所以本节内容是前节的综合,同时掌握本节内容又是以后两节的理论基础。本节是全章的重点,在讲课时,以每天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为切入点,引出天气的话题,进而讲解什么是天气?影响天气的因素是什么?天气与

怎样说好一堂课

说课的意义及作用

          说课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场合下,把所设计章节的教材分析、学况分析、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主要设计意图,根据需要用准确的语言具体地向其他教师及有关人员表述的过程。

 

怎样说好一堂课

       说课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使设计更全面

          ▲使设计更精深

          ▲对设计更重视

           ■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教材分析——确定教学重点

     ■说学生分析——指出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

     ■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

     ■说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策略

     ■说优化宏观教学过程结构与微观教学方法操作的设想

     ■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使用

     ■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如何上好一堂课

新课程课堂教学应该实现三个百分之百

    ■百分之百的参与

     ▲选择知识生长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利用任务驱动,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

     ▲设置认知冲突,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

    ■百分之百的关注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百分之百的达标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不上封顶,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但下要保底,必须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达到课程标

   准的要求。

         总之,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是落实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理念的有效措施。

新课程课堂教学一二三四五

     ■贯穿一个理念

      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中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抓住两条规律

      把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知识规律和知识应用规律的学习。

 

展开三个层次

      情境创设:

       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是通过特定的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新知学习: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设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

   

知识应用: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巩固知识规律的学习,深化对知识的应用规律的认识。

 

落实四项训练

         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努力实现五还

      一是还给时间(要求每节课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逐渐向三分之二过渡;二是还给学生空间;三要还给学生工具(不只是指学具,主要指教会学生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四是还给学生提问权;五是还给学生评议权

 

如何听课

听课的作用

    ■有利于掌握和了解学校、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的现状。

    ■有利于了解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

    ■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地进行。

    ■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

听课应注意的方面

     ■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

     ■要了解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

     ■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

     ■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教学目标、学习过程、教师基本功、学习效果

        听课的关注点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

如何评课

当前评课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评课操作上存在的问题与误区:重听轻评、敷衍了事、面面俱到、参评面窄、以偏概全、评

     ■评课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课堂提问人次越多越好、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率越高越好、教师讲的越少越好、教学手段越复杂越好。

     评课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趋中心理误区、从众心理误区、求全心理误区、成见心理误区。

 ■评课存在的问题与误区的原因:认识不足,评课不到位、评课方法不当,效率低、缺乏严密组织,随心所欲、缺少素养,认识不到位。

新课程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主张评课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要面向教师未来发展进行期望性评课,要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进行引导性评课,要设计旨在促进教师素质全面发展的评课内容。

     ■民主性原则:强调教师在评课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多渠道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课,评课各有侧重(实习课:鼓励、中肯;实验课:教师和学生的操作能力;交流课:以心换心;示范课:倡导经验总结,善于学习;检查课:给教师适当的动力与压力;评优课:全面、创新)

 ■多元化原则:先由教者自评、同行教师评、专家评、总结。

 

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的概念: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教育反思的特点:教育反思强调以自身的真实性为基础、教育反思以探索教师行动意义为目的、教育反思架起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策略的桥梁。

教育反思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意义: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教师必须认真反思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

●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问题意识的培养、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教育反思的内容: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和失败之处、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学生的问题与建议、课后重写教学设计,提高境界与高度。

●教育反思的策略:教学四大环节反思策略(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效果),教学三大行为反思策略(教师的行为:显示行为、对话行为、指导行为。学生的行为:注意、参与、交往、思维、情绪。师生互动行为:接纳、表扬、提问、指导等)

教育反思的方法:质疑、归纳、换位、对比、评议

 

●教育反思的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

 

l 教育反思的类型

n  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

一堂课后,教师可以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以下行为

u  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u  这堂课在那些方面是成功的?

u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那些差距?

u这堂课上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事件?

n   即时反思与延迟反思

n   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

n   反思成功、反思不足与反思失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