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徐元芸)
(2018-09-14 14:01: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10、教学计划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两个班数学,二(3)班原有43人,转出1人,新转入2人,现共有44人。二(4)班原有41人,转入4人,现总人数是45人。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我们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习惯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由于家长非常配合学校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数学思考方面: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解决问题方面: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四、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习语言课程的要点,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进度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课时 |
备注 |
1 |
9.3-9.9 |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
4课时 |
|
2 |
9.10-9.16 |
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
4课时
|
教师节 |
3 |
9.17-9.23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
4课时
|
|
4 |
9.24-9.30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
3时 |
|
5 |
10.1-10.7 |
|
|
国庆放假 |
6 |
10.8-10.14 |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整理和复习 |
4课时 |
|
7 |
10.15-10.21 |
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
4课时 |
|
8 |
10.22-10.28 |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 |
4课时 |
|
9 |
10.29-11.4 |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
4课时 |
|
10 |
11.5-11.11 |
2~5的乘法口诀 |
4课时 |
|
11 |
11.12-11.18 |
6的乘法口诀 |
4课时 |
|
12 |
11.19-11.25 |
整理和复习 单元测试 |
4课时 |
|
13 |
11.26-12.2 |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测试 |
4课时 |
|
14 |
12.3-12.9 |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8的乘法口诀 |
4课时 |
|
15 |
12.10-12.16 |
8~9的乘法口诀 |
4课时 |
|
16 |
12.17-12.23 |
9的乘法口诀 整理和复习 |
4课时 |
|
17 |
12.24-12.30 |
单元测试 量一量 比一比 |
4课时 |
|
18 |
12.31-2019.1.6 |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
3课时
|
|
19 |
1.7-1.13 |
单元测试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
4课时 |
|
20 |
1.14-1.20 |
第九单元总复习 |
4课时 |
|
21 |
1.21-1.27 |
期末总评 |
4课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