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2016-03-06 09:40:04)
标签:
教育 |
分类: 6、教师质量分析、读后感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期末测试是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各校组织实施的目标检测考试。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测评的导向作用,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现在就期末考试试卷作简要评析:
一、卷面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依据新课改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考查,客观题的设置也比较合理,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难易程度比较适中,比较真实地反映新课改年级数学质量的现状。本试卷包含六种题型,通过不同侧面考查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答卷情况具体分析
(一)填一填。本题共有13题,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9、11题。第9题是有关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的题,已知长方形的宽,求长方形的长和圆的面积。这题涉及到圆与近似长方形之间多个关系,导致学生容易出错。第11题是一道综合题,题中涉及到按比分配和百分数应用的知识。其次第4、5、6、7题也有部分学生做错,从中可见有些知识点落实不够到位,学生没有真正掌握。
(二)判断。本题共有6题,主要检测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其中1、2、3、6小题都有部分学生做错。可见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知识还比较模糊,教学时落实不够到位。
(三)选择题。本题共有6题,其中第2、4题错得较多。第2题是关于方位题,由于我平时让学生找观测点找在后面的,而这题是小强看小林在什么方向,于是学生就把观测点看反了。第4题是分数乘法应用,问题求的是多出部分,但部分学生却认为求比较量。从中可见平时对比练习不够,学生做题不灵活,解题能力不强。其次地3、5、6题也有学生做错,主要是平时的教学不够深入,学生理解不够透彻。
(四)计算。计算包括直接写得数、怎样简便怎样算、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失分较大的是简便计算,部分学生运算顺序错,算错。其次是计算阴影的周长和面积,周长算错较多,可见学生做题比较粗心。
(五)仔细看图,认真填写。本题是关于位置与方向的题,得分较高。对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点学生掌握得较好。
(六)解决问题。本题共有6小题。其中第2、3、6题错的较多。第2题和第3题都是关于谁比谁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第2题是先要求出原价,再求谁比谁少百分之几。第3题中谁比谁少百分之几是条件,问题是求单位“1”的量。第6题是已知工作总量和两人的工作时间,问题求两人的合作时间。由于已知工作总量的具体量,反而使有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列式计算。这些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却有这么多的学生做错,可见学生对于这些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都掌握的不好。
三、原因剖析
上述的错例应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强。从解决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明确题意,根据问题思考题中的数量关系,明晰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是扎实的,但部分学生对稍作改变的题型就出现错误,可见平时变式练习较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没有较好培养。
3.学习习惯方面还有待加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生学习知识时既感到轻松又学得扎实。从测试情况来看,学生在仔细审题、认真思考、仔细检查等方面有待加强。
从教师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知识点落实不够要到位。知识点落实不到位,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是一个模糊地掌握,不能做出明确、正确地判断。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够。
3.在辅导学困生方面做得不够。从本次的测试中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学习难以跟上,与好生的学习水平的差距较大,因此要多注重学困生的课后辅导。
四、改进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
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提供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只有在同时拨动情感和思维双重琴弦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活知识”,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平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论在新知还是练习的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一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7.多关注差生,上课时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并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做到面向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