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分析(王春琴)

(2013-07-05 23:59:21)
分类: 6、教师质量分析、读后感

为了深入全面了解我校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获得充分的教学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之处,特将本次试试卷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为以后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更有针对性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一、卷面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运用知识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创新性。本试卷包含五种题型,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次测试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成绩统计

本学期本校三(3)班和三(4)班共91位学生参加第六册数学期末测试,经过学校统一轮换流水评卷,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表(表一)

人数  项目

班级

实考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60分以下

三(3)班

45

0

16

16

12

1

0

三(4)班

46

1

21

15

6

2

1

合计

 91

  1

  37

  31

  18

  3

  1

          成绩统计表(表二)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优秀率(90分以上)

及格率

三(3)班

99

  67.5

86.88

35.5%

100%

三(4)班

100

  54

86.01

47.8%

97.8%

            

三、错题分析

(一)填一填。本题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共有9题,其中第5题、第7题和第8题错得较多。第5题是根据线段图填上合适的小数,有的学生写成分数,有的学生写成两位小数(正确的是填写一位小数)。可见学生审题不仔细,其次对于小数意义的理解不够透彻。第7题是数学广角中的等量代换,第8题是从492里连续减去7,最多能减(  )次,还剩下(  )。这两小题都有学生做错,可见有关的知识点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出错。

(二)判一判。本题共有8题。本题的第4题和第7题错的较多,第4题是根据估算来判断积的大小,第7题是判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其次,第5题判断用16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和第8题判断方向也有部分学生做错。

(三)选一选。本题共有6题,得分率较高。错的比较多的是第4题和第5题,第4题是计算比赛结束的时间,应选择2205分,部分学生选择2105分,这主要是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导致做错。第5题是除法竖式中圈出的这个数表示(   ),应选4×4个十的积,部分学生选4×4的积,可见部分学生对除法计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不是很清楚。。

(四)算一算。本题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本题的得分率较高,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但也有个别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如口算算错,笔算中进位忘记,数字抄错,得数忘记写,余数忘记写等等。

(五)综合应用。本题共有6题,其中第4题错的较多。第4题有两小题,先填条件,再解决问题。由于本题的条件较多,学生容易搞混,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不是很明确,所以做错较多。其次是第5题的第(3)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个别学生对于剩下图形的宽的长度没有经过计算,长和宽的长度搞错导致做错。第6题中把前三名学生名字写在领奖台上,部分学生写错,计算平均数时个别学生算错。

四、原因剖析

上述的错例应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强。从解决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明确题意,根据问题思考题中的数量关系,明晰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是扎实的,但部分学生对稍作改变的题型就出现错误,可见平时变式练习较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没有较好培养。

3、学习习惯方面还有待加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生学习知识时既感到轻松又学得扎实。从测试情况来看,学生在仔细审题、认真思考、仔细检查等方面有待加强。

从教师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知识点落实不够要到位。知识点落实不到位,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是一个模糊地掌握,不能做出明确、正确地判断。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够。

3、在辅导学困生方面做得不够。从本次的测试中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学习难以跟上,与好生的学习水平的差距较大,因此要多注重学困生的课后辅导。

五、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和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敏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3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1)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时的基本方法。

2)要求学生搞清楚题中出现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问题。

3)改变题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仔细审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多读题,并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再做题。

2)使学生养成仔细检查的习惯。

3)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清楚。

5多关注差生,上课时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并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6注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013-7-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