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课堂】数学步道,让数学接上生活的地气

标签:
教育校园文化数学创意海外 |
数学步道,让数学接上生活的地气
□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家》2015年第2期,欢迎订阅杂志阅读本文姊妹篇《让学生彩绘数学步道》)
数学步道,不是一条道。
它是一种非常规的数学教学方式,在台湾大中小学校园里颇为流行,而且广受学生们的欢迎。
数学步道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它还是擦亮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策略,给校园环境创新提供了崭新的路径。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你也许粉笔与口沫齐飞,教鞭与讲义共舞,但每每考试过后,看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常有悲从中来,
呜呼!吾道之不行,
其实这种情况的关键在于:“数学和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数学步道,正是为了解决学生们的这个困惑而建立的。它巧妙利用校园围墙、道路、建筑、楼道、操场等设施设备,在每一处精心设计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漫步校园仿佛置身于闯关游戏之中,让数学接上了生活的地气。
出发喽,体验数学步道
正雄和东美听说南港国民中学新设计了一条数学步道,想要前往一探究竟。他们的第一站就是从学校警卫室旁边的围墙开始。
[第一站]小李飞镖
问题一:
围墙上的铁栏杆中央,焊着一个黄色的四边形,
内角和是(
我的方法是:(
正雄和东美很快答出这一题。顺着箭头,
[第二站]斗牛场
问题二:
篮球场是你们最熟悉的场地,可是这个矩形场地的长和宽,各是几米呢?面积又是多少平方米呢?
我感觉真惭愧,喜欢打篮球,却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呢!
于是我认真地估算起来。
问题三:
篮球场内有两个罚球圈:
罚球圈的周长是(
直径是(
圆周率是(
圆周率、直径和圆周长的关系是:(
箭头又指向二楼看台,看台上的台阶都是提供给观众坐的。
问题四:
看台坐满观众,每一位观众都是像你一样的体型,而且坐的时候,
我估计可以坐(
我用的方法是:(
从活动中心出来,正雄和东美决定到学校小卖部买饮料。刚好,箭头也指向了小卖部的斜坡。
[第三站]如意坡
问题五:
小卖部前的斜坡倾斜度是多少度?
斜坡倾斜度是(
我用的方法是:(
再找找看,学校还有哪些地方有斜坡?哪一个斜坡走起来最舒服?
小卖部的旁边是一座仓库,专门堆放课桌椅和修理工具,门口也标明了一个问题。
“嘿,不错,一边喝着饮料,一边解决问题。东美,
问题六:
一间空教室,讲台、黑板和储物柜都不要,最多能放几张课桌呢?
我估算可以堆放(
我用的方法是:(
“老师们真不简单,竟然能设计出这么多问题来让我们伤脑筋。”
“可不是,没想到生活环境里还有那么多的数学问题呢!”
“我看我们的数学成绩可是老师们的大问题哈!”
正雄和东美喝完饮料,继续顺着箭头走到操场中央,依问题指示向校园四周张望。这一站的名字居然是翡翠披萨。
[第四站]翡翠披萨
问题七:
你看见了哪些几何图形?
我看见了:(
问题八:
你认为哪些图形是相似形?
我认为(
(当然,
问题九:
司令台对面的花架,正面望去,第一排的柱子,最多可围成几个矩形?
我计算出最多可围成(
我的方法是:(
箭头指向操场的跑道。
东美:“听说有个外国人在广场做了一个超级披萨,不知道有多大呢?”
正雄:“广场有多大呢?”
东美:“忘了。”
正雄挥了一下手:“那就假设他做的和我们跑道中间的绿色草皮一样大吧,我们来计算看看。”
问题十:
我计算出草皮的面积是(
我用的方法是:(
“好了,我们继续下一个箭头吧。”
“我看一下,指向……嗯,是旗杆。”
东美不自觉地举起左手在眼前做了一个遮帘:“哇,这么高,要怎么测量它的高度啊?”
问题十一:
升旗杆的高度是多少米?
我算出旗杆的高度是(
我用的方法是:(
东美:“还好,这边的题目都解决了,顺着箭头我们可以到树下歇会儿了。”
正雄:“对啊!下一题是有关大王椰子树的问题。”
东美:“那排大王椰子树还真美呢,像一排士兵。”
正雄:“走吧!我们去量一下这些士兵的腰围。”
…………
南港国民中学的数学步道共设计了二十四道数学问题,限于篇幅,不在微信里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订购纸质杂志继续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数学步道,师生应注意哪些地方?
学生应该注意的事项
看地图
步道一路都有箭头指示,照着走绝不会迷路。
跳蛙战术
题目深浅难易各不同,量力而为,碰到困难的题目试解不成,可以先跳过去,先向下面的题目进攻,困难的做不成也没关系,下次再来。
各显神勇
有些题目的解决具有很多种,管他用哪一种,
人多口杂
有时候这也不是坏事,多几个好友同行,可以共同讨论,
秘密武器
可以随身配备下面的装备:笔、橡皮擦、剪刀、计算器、软尺。行进过程中随手可以拿到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工具。
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孩子学习的信心与成就,很容易受到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影响,因此请注意下面几点原则:
建立孩子之间的互信
鼓励孩子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规划解决方法,再与其他同学讨论,但同学之间不得有讪笑与轻视之行为。
和孩子平等对谈
不必以全知之权威立场来解释问题,可与孩子以平等之地位透过讨论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并使其能提出看法,借以建立孩子的自信。
不要急于指导
教师不必急于批评学生摸索的对错,因为尝试错误可以发现自己思考的盲点。教师急于或太早介入,可能对孩子“
重方法不要太计较答案
只要推理分析的方法正确,不必计较孩子用的是不是我们原先期待的方法,数学训练看重的也是合理思维与判断的过程。
重视经验而不讲究效率
解题是建立经验最佳的方法,而孩子解题的效率必定不如教师,可以允许孩子慢慢来,甚至把问题带回家中去。当然,
最后一点:不必急于一次走完步道。
中国第一本高端教育人物杂志
欢迎订阅《当代教育家》 电话:021-64939092
欢迎投稿邮箱:20120101@vip.163.com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当代教育家
或者扫一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