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相约
借文修行
——吴玉梅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设立“读书日”的建议是西班牙提出来的,其灵感来源于西班牙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救出公主,公主回赠给他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朋友,亲人,恋人之间赠送书籍就成了最高贵的礼物。
书,是最高贵的馈赠礼物,我感同身受。
我从小喜欢读书,小学三年级时,就磕磕笨笨地读完了四大名著,虽然成年后又读了几遍,还是念念不忘小时候读书时的热望与感动。
也是生不逢时,正当读书的时候,赶上“史无前例”,浑浑噩噩的四年中学一过,我们又一个面向,顶着空空如也的头脑,戴着“知识青年”的桂冠,奔赴农村,接受最有实践经验的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是幸运的,临行时,校革委会主任李凤革送我一套《毛泽东选集》,这本四卷合订本现在还保存着。我的语文老师闫永芳送我一本《随园诗话》,他有两本,舍不得全送,忍痛割爱给我一本,好在,我后来又弄齐了这套书。学校图书管理员郑国贞老师偷偷从图书馆找出一本皱巴巴的《达摩流浪者》送给我,他说,这本书曾经给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气,我后来仔细读这本书时,才知道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作品,难怪郑国贞老师喜欢这本书,书中作者四处流浪不被逆境左右的境况同郑国贞老师遭遇迫害却不丧失生活信心同出一辙。这本书也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这是后话。工宣队李师傅送我几本鲁迅著作,忘记有几本了。
背着这些书籍,我上路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容纳了我,也接受了我的书籍。一路上,有伟人,圣人,哲人,先人,大师们陪伴,也少了几分寂寞。
知青的生活是苦闷的,彷徨时,书是顾问,消沉时,书是慰藉,忙碌时,书是娱乐,疲乏时,书是安神丸。钻进书堆,刀霜剑雨的途中,也不乏鸟语花香的收获,书,成了我知青生活永恒的花园和苗圃。
有多少个寒冷的冬天,集体户的同学都回家猫冬去了,我蜷缩在被窝里,捧着一本书,啃着咸菜窝窝头,与伟大的死者高谈阔论。我告诉他们,集体户墙上厚厚的冰霜就是一个神奇的冰雪童话世界,我们共同起舞吧!我分明听到了伟大死者的回应“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柳紫陌洛城东!”
有多少个蚊蝇叮咬的夏夜,我躺在饲养员丛爷爷的马棚里,借着微弱的小马灯,我向大师们讨教如何改变命运,他们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命运不是一种机遇,而是一种抉择,命运不是等来的,而是挣来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看到集体户的同学们先后地回城,上学,招工,当兵时,我沮丧了。如何设计自己的命运?顶着家庭那莫须有的罪名,我真的要倒下了。是那个远在大洋彼岸的杰克,凯鲁亚克大声喊道“起来,振作,沿着这条路一直朝前走,就会有一个路口,你可以向左转,也可以朝前走,就是不要停下来!”我没有停下来,尽管伤痕累累,也面向太阳微笑。
我感谢大师们的鼓励,正如哥尔密斯所说“书籍是苦难者甜蜜而无可替代的伴侣,即使是不能把我们引向幸福,至少可以教我们去忍耐艰苦的生活。”
与书相约,我真切地体会到书的伟大与浩瀚,书籍,可以把逝去的圣人们唤醒,用他们那颗永恒博大的胸怀,把碎片的岁月连成一本书,使古人,今人,伟人,凡人生活在一起,互相交流借鉴与鞭策。如果上帝不为人类提供书籍做补偿,世间的一切奋斗历程与荣耀桂冠都将荡然无存。
与书相约,也不全是阳光灿烂,一切书籍,不是刀剑就是梦幻。它可以用语言进行杀戮,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迷惑,每个读者都是根据书的感染力判断书的力量,然后,与书同行,借文修行。我感谢书籍的陪伴,我感谢书卷中那时时散发魔力的文字,让人自省,自悟,自觉,自律。
“如果我命中注定该爬,那我爬也高兴,如果我命中注定该飞,那我飞也称心,既然我不该爬也不该飞,那就走吧,我永远都感到幸福!”读西,史密斯的《席间闲谈》,顿感一阵释然,生命原本如此,淡定,从容,接受,是感悟而不是鸡汤。
“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此八字者能尽一分必有一分之庆,不尽一分必有一分之殃,其或体咎相反,必其中有不诚,而所谓改过修善者,不足以质诸鬼神者。”读曾国潘家书,更知人之修行修德之善之美之永恒。
“人生的种种阴霾也会侵袭我,忧我,烦我,恼我,但我报以宽厚同情之心,我体验到,对别人好原是对自己好,任何横逆如暴风雨后的原野,阳光依旧普照,天地依旧辽阔。”罗兰,就是这样地心不急气不燥地与你聊天,让你在平静中敢与面对人生的波澜壮阔与穷困潦倒。
徜徉在这些文字中,如同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同行,如同与“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的荀子同往,如同与“对万物抱乐观之人,胜于有千金之岁之人”的休谟同欢。
与书相约,借文修行,依靠书籍,我成了最有胆识最有力量的人。又是一个世界读书日,写下上面这些文字,自励,自勉,自娱,自乐!
谢谢先人们的馈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