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高则诗洁慎微则行远

(2022-11-28 14:26:21)
   志高则诗洁  慎微则行远
                                ——读清代诗人王懋竑的《书座右》点滴谈
      自幼喜欢唐诗宋词,那是受老父亲的影响。
  父亲家贫,七八岁丧失父母,被伯伯送到一家画匠铺学徒,然而,因祸得福,画匠铺对面是一家私塾学堂,勤奋的父亲就是边学徒边偷偷跟着私塾老先生学会了《百家姓》,《三字经》,唐诗宋词也接触一二,渐渐地成了当地的“小秀才”。
  从小耳濡目染的我,也一头扎进唐风宋雨中,曾欣赏李太白的“天马行空志高远,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洒脱,也扼腕杜甫“多舛宦途苦不堪,面对残月咏诗篇”的无奈,耳边常常响起白居易的“长安米贵见良心,皇天无眼害忠贤”的呐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何等的曼妙与壮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是一种怎样的胸襟与志向。
  诗言志,词陶情。中国古典格律诗词作为特殊的文学形式,如画卷,描绘着江山之锦绣,如明镜,昭示着世间之真假,如史册,记载着民族之兴衰,如碑铭,刻印着为人之得失与沉浮。正所谓“以词为鉴,可省古今”。
   唐诗宋词延续到清朝,又到了一个重要时期,流派纷呈且打破了诗坛风花雪月的格局。以龚自珍,梁启超,王懋竑为代表的诗词大家,他们的诗词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观点,揭露现实,鞭挞丑恶,警示后人,使诗词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
  喜欢王懋竑的诗,源自一句格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顺藤摸瓜找到原作: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生平操持力,不敌一念非。
波浪浮天阔,漭漭决四周。
内省增叹息,以往安可追。
  细细品读这首诗,陡然增加了一份震撼。
  诗句少了一些条分缕析的诗规辨论,却多了一种人性的警示,终极价值的追求以及防微杜渐之道理。
    作为一位理学家,王懋竑这首哲理诗纯以理语娓娓道来。首句“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意思是说,小小蚁穴可使万里长堤崩毁,同时借蚁穴毁堤道出人生警语,其中“慎微”,二字,乃是全篇诗文之筋骨。接着,诗人的一句“生平操持力,不敌一念非。”这是对“慎微”的强调,你一生谨慎做人,兢兢业业工作,然而,在利益面前的一念之差,即可毁掉一生的努力,铸成大错而无法挽回。“波涛浮天阔,漭漭决四围。”这句,诗人以形象的场面讲出长堤被毁之后的凶险形势。漭漭洪涛,一望无际,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冲破堤坝,村屯淹没,人畜死亡,到了此时,纵然有挽狂澜既倒之心,也难有力挽狂澜之力,只能是望洋兴叹。最后一句“内省增叹息,以往安可追。”面对如此惨状,“内省”有用吗?巨大的损失如何能追回来?
   品味着这首诗,我们的眼前会出现无数幅画面,由于不注重“慎微”,“小”转换为“大”,“少”积攒成“多”,量变到质变的悲剧数不胜数。
  所谓诗言志,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说,“作诗者必先有诗之基,诗之基即诗人之胸襟,”“诗人之志,决定诗人之品质”。
   王懋竑康熙七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之家,祖父做过西泰县令,一生清正廉洁,父亲继承前续,秉直为人,深受乡里称赞。王懋竑从小“克承庭训”,谨慎做人,干净赋诗。十八岁县试第一,由于官场舞弊,导致他屡屡不中。有人劝他“拜谒当朝要人”,打点达官显贵,他断然回绝。并写下《书座右》警示自己。
   正是他的浩然正气,56岁那年,他终于被雍正“特召”为皇三子弘时老师,从此,他授翰林编修,行走上书房,得见皇颜。尽管他此时位高权重,却时时告诫自己,要“慎微”。他不许妻女家人仗势欺人,不提拔族人朝中为官,做事光明磊落,持躬严谨,清正一生,留给后人的是一面高风亮节的旗帜。
  掩卷沉思,象王懋竑这样“志高则诗洁,慎微则行远”的人又有多少呢?有多少人不是“生平操持力,不敌一念非”啊!那两个从红小鬼到大贪污犯的刘与张,那些从基层一步步拼到省部级的官员,不都是曾经风里来雨里去的摸爬滚打兢兢业业吗?如果他们能“慎微内省”,如果他们能顾及“初衷誓言”,如果他们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怎会落得个“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回头难”的铁窗囚禁?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谨以此文警示后人并步韵一首,以略消我心中块垒:
展翅怨天规,当权恨仕微。
初衷曾旦旦,利益却非非。
美眷金屋藏,白银暗窖围。
恢恢有天网,旧梦再难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九届舞会诗评
后一篇:太空会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