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球的理解
(2012-03-27 15:27:28)
标签:
杂谈 |
台球有三部分组成:准度,走位,心理素质。
准度是基础,走位是关键,心理素质是振山法宝。
下面分别具体说说。
1准度。
很多打台球的朋友在初期甚至长期遇到的技术瓶颈就是准度!翻阅现行的大量资料,你会发现,对准度的描述都是非常模糊的,没有一本书或一段视频能清晰的告诉你什么是准度,怎样能准确。道理很简单,因为台球是有体积的非质点球体,你只要用母球撞击目标球表面的进球点(在目标球可见表面与球心,袋口在一条空间直线上的点)就能进球。
一般准度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找点,即找到正确的下球点,第二打点,即用母球撞击以确定的下球点。(这些都是基本知识,有基础的朋友应该理解,想学的朋友可以随便上网找个视频看看。)其实难点是第一个,找点。找点的方法很多,有人看目标球直接找点,有人看台尼想象母球的位置,有人在目标球表面想象一条与下球线相垂直的线,它与目标球的切点就是下球点,有人从母球入手做平行线找到母球的撞球点,有人用重合度地方法......你去问那些打得好的人,他们会告诉你,准度是一种感觉,打多了,就准了......有人说是你姿势的问题,你姿势不对所以不准。我告诉大家,其实这些都是错的!
首先来看看代勇是怎样瞄准的,大家知道吗,现行的规则下,桌球球杆有两种,斯诺克球杆,比较细,九球球杆,比较粗。代勇和很多八球,九球选手都用粗球杆,我告诉大家为什么,然后在解决准度问题。这两种球杆的根本不同在于粗球杆走位轻松,准度不够,细球杆走位困难,准度精确。你们看九球比赛,没有人用细球杆,因为九球太看重走位了,他们要运用很多高低杆和侧旋,粗球杆皮头接触面积大,摩擦强烈,走位轻松。而斯诺克因为球小案子大,准度更重要所以要用细球杆,而走位上大家可以看到,基本山是不会下强烈侧旋的,因为皮头小不好控制。我们再来看代勇的球杆,他的球杆特意将杆头的白塑料基座锯短,前肢也磨细,也就是说,他的球杆比正常九球杆要细,比斯诺克杆要粗,因为代勇认为这样便于瞄准,又易于走位。大家看出问题的根本了吗??其实他是在用球杆瞄准,而并非找什么下球点!他所用的方法,我经过长时间揣摩有了一些比较准确的体会,当你下中杆时,球杆所在的直线是母球球心的运动轨迹,代勇就是用这条线与 目标球和袋口之间的进球线 的位置关系来瞄准的,要学习理解这一点是非常难的,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提供一些训练方法,首先,准度不是感觉,准度是一种习惯!!每个人其实在立体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上的感觉都差不多,比如,你看到一个苹果,用手去抓,没有人会抓不到,因为在长期的生活中,你的目测能力已经非常准确,问题在于,你怎么把你的目测能力运用到桌球瞄准当中。你不要去想方法,你要去找方法!你可以长时间地联系各种位置的进球,打进了多体会瞄准过程,打不进重新来,直到打进为止。在体会中,你要注意回想你在瞄准的一刹那看到了什么,具体说比如:目光看目标球还是袋口,余光看母球还是球杆,看没看到一条连接目标球与袋口的进球线(当然是想象出来的)等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你会熟悉你瞄准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在练习巩固这些细节,直到养成习惯,以后打每个球都保留必要的细节而摒弃不对的细节。这样你就越来越准了。切忌一点:千万不要准度稍有提高就找人挂杆或抢局,因为练习的球不是比赛的球,练习没有心理压力,比赛会有压力,你练习中的细节在心理压力的冲击下会不牢固,影响你的信心和准度的成长。但适当的比赛也有帮助,一般准度周期性成长,比赛后一定会下滑,然后再练,再比赛,要对这种间歇性的下滑有心理准备,很正常。长此以往,准度会有很大进步。
第二,走位。
走位是你在突破准度瓶颈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尤其是八球。如果准度不够,不要去刻意练习走位,那样会互相干扰,什么也学不会。
走位包括两大部分,第一是准确性,第二是思路,二者相辅相成。走位的基本理论是,母球在撞击目标球后与目标球分离,分离路线延目标球下球点切线向远离袋口方向运动。如果加入杆法,高杆则分离角变小,低杆变大,偏杆情况比较复杂,不具体谈了,还是如果想学,可以下视频,我说的那个网站上有很多,也可以在线观看。主要说说运杆和思路问题,运杆在这里是指从准备到击球的全过程,注意事项是出杆要平,无论高低杆!这是一般教科书上的结论,但我告诉大家,你们可以看看陈博的运杆,根本不是这样的,他的准备运杆一般2—3下,非常平,对准击球点,但出杆前最后一次回拉杆头是向上微微翘起的,而出杆杆头是微微低垂的,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细致的运杆方法,大家可以模仿着打一打,你看看是不是比你以前的走位要轻松许多,旋转强劲,刹车球轻松,力量更好控制!!这一点掌握也比较难,需要有一些走位基础的朋友才能体会,初学的朋友还是按教科书上的来比较好。
按我说的这种方法,加以练习各种位置的母球控制,走位的准确性还是较准度更好掌握的。下面谈一谈思路,最重要的一点,要尽量保证每颗球都中杆小力,小到刚能进球最好,需要加旋转或者大力只能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走位,否则,切忌无谓的发力,这样能够将失误率控制在最低。
然后是清台思路:
1从远离黑八一侧开始打,一直打到黑八一侧,黑八附近要留有一颗最好叫位打黑八的球。
2先处理难球,在处理简单球。
3能叫球就叫球,尽量减少尅球,翻袋和组合球,因为击打后球形会变化,难于控制,如果必须尅球或组合球,一定多思考球形变化,用能达到目的的最小力击打。
4要尽量找到能叫到多颗球的位置,以给自己留有余地容错。
5从第一颗球起就要有目的的解决死球难球,尽量不用袋口球走黑八,因为不好控制。
6球剩的越少越被动,经常出现剩一颗球没打进被对手清台的局面。
7自由球先处理难球,袋口球要晚打,以备失误时候调整。
8一般确定全局思路后,只想接下来要击打的三颗球。
基本就是这些,走位是很好掌握的,在有准度的基础上,系统训练一段时间,每个人都能掌握,补充一点,要把准度与走位分开,先确定走位位置,再去瞄准,不要因为准度不自信而不敢走位,不管打不打进,都要精确走位。
技术层面的两个问题,准度与走位就简单说这些。下面说的也是台球真正的魅力之所在——心理素质。
台球是一项单人对抗项目(鲜有集体对抗比赛)。但又是一种静若处子的体育运动,它没有篮球的那种爆发力,它需要的是一种内敛的张力,需要稳如泰山的坚定。它所体现的竞技性在于球手在面对无从发泄的内在压力时表现出的波澜不惊的大将气概。
准度是基础,走位是关键,心理素质是振山法宝。
下面分别具体说说。
1准度。
很多打台球的朋友在初期甚至长期遇到的技术瓶颈就是准度!翻阅现行的大量资料,你会发现,对准度的描述都是非常模糊的,没有一本书或一段视频能清晰的告诉你什么是准度,怎样能准确。道理很简单,因为台球是有体积的非质点球体,你只要用母球撞击目标球表面的进球点(在目标球可见表面与球心,袋口在一条空间直线上的点)就能进球。
一般准度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找点,即找到正确的下球点,第二打点,即用母球撞击以确定的下球点。(这些都是基本知识,有基础的朋友应该理解,想学的朋友可以随便上网找个视频看看。)其实难点是第一个,找点。找点的方法很多,有人看目标球直接找点,有人看台尼想象母球的位置,有人在目标球表面想象一条与下球线相垂直的线,它与目标球的切点就是下球点,有人从母球入手做平行线找到母球的撞球点,有人用重合度地方法......你去问那些打得好的人,他们会告诉你,准度是一种感觉,打多了,就准了......有人说是你姿势的问题,你姿势不对所以不准。我告诉大家,其实这些都是错的!
首先来看看代勇是怎样瞄准的,大家知道吗,现行的规则下,桌球球杆有两种,斯诺克球杆,比较细,九球球杆,比较粗。代勇和很多八球,九球选手都用粗球杆,我告诉大家为什么,然后在解决准度问题。这两种球杆的根本不同在于粗球杆走位轻松,准度不够,细球杆走位困难,准度精确。你们看九球比赛,没有人用细球杆,因为九球太看重走位了,他们要运用很多高低杆和侧旋,粗球杆皮头接触面积大,摩擦强烈,走位轻松。而斯诺克因为球小案子大,准度更重要所以要用细球杆,而走位上大家可以看到,基本山是不会下强烈侧旋的,因为皮头小不好控制。我们再来看代勇的球杆,他的球杆特意将杆头的白塑料基座锯短,前肢也磨细,也就是说,他的球杆比正常九球杆要细,比斯诺克杆要粗,因为代勇认为这样便于瞄准,又易于走位。大家看出问题的根本了吗??其实他是在用球杆瞄准,而并非找什么下球点!他所用的方法,我经过长时间揣摩有了一些比较准确的体会,当你下中杆时,球杆所在的直线是母球球心的运动轨迹,代勇就是用这条线与 目标球和袋口之间的进球线 的位置关系来瞄准的,要学习理解这一点是非常难的,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提供一些训练方法,首先,准度不是感觉,准度是一种习惯!!每个人其实在立体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上的感觉都差不多,比如,你看到一个苹果,用手去抓,没有人会抓不到,因为在长期的生活中,你的目测能力已经非常准确,问题在于,你怎么把你的目测能力运用到桌球瞄准当中。你不要去想方法,你要去找方法!你可以长时间地联系各种位置的进球,打进了多体会瞄准过程,打不进重新来,直到打进为止。在体会中,你要注意回想你在瞄准的一刹那看到了什么,具体说比如:目光看目标球还是袋口,余光看母球还是球杆,看没看到一条连接目标球与袋口的进球线(当然是想象出来的)等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你会熟悉你瞄准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在练习巩固这些细节,直到养成习惯,以后打每个球都保留必要的细节而摒弃不对的细节。这样你就越来越准了。切忌一点:千万不要准度稍有提高就找人挂杆或抢局,因为练习的球不是比赛的球,练习没有心理压力,比赛会有压力,你练习中的细节在心理压力的冲击下会不牢固,影响你的信心和准度的成长。但适当的比赛也有帮助,一般准度周期性成长,比赛后一定会下滑,然后再练,再比赛,要对这种间歇性的下滑有心理准备,很正常。长此以往,准度会有很大进步。
第二,走位。
走位是你在突破准度瓶颈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尤其是八球。如果准度不够,不要去刻意练习走位,那样会互相干扰,什么也学不会。
走位包括两大部分,第一是准确性,第二是思路,二者相辅相成。走位的基本理论是,母球在撞击目标球后与目标球分离,分离路线延目标球下球点切线向远离袋口方向运动。如果加入杆法,高杆则分离角变小,低杆变大,偏杆情况比较复杂,不具体谈了,还是如果想学,可以下视频,我说的那个网站上有很多,也可以在线观看。主要说说运杆和思路问题,运杆在这里是指从准备到击球的全过程,注意事项是出杆要平,无论高低杆!这是一般教科书上的结论,但我告诉大家,你们可以看看陈博的运杆,根本不是这样的,他的准备运杆一般2—3下,非常平,对准击球点,但出杆前最后一次回拉杆头是向上微微翘起的,而出杆杆头是微微低垂的,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细致的运杆方法,大家可以模仿着打一打,你看看是不是比你以前的走位要轻松许多,旋转强劲,刹车球轻松,力量更好控制!!这一点掌握也比较难,需要有一些走位基础的朋友才能体会,初学的朋友还是按教科书上的来比较好。
按我说的这种方法,加以练习各种位置的母球控制,走位的准确性还是较准度更好掌握的。下面谈一谈思路,最重要的一点,要尽量保证每颗球都中杆小力,小到刚能进球最好,需要加旋转或者大力只能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走位,否则,切忌无谓的发力,这样能够将失误率控制在最低。
然后是清台思路:
1从远离黑八一侧开始打,一直打到黑八一侧,黑八附近要留有一颗最好叫位打黑八的球。
2先处理难球,在处理简单球。
3能叫球就叫球,尽量减少尅球,翻袋和组合球,因为击打后球形会变化,难于控制,如果必须尅球或组合球,一定多思考球形变化,用能达到目的的最小力击打。
4要尽量找到能叫到多颗球的位置,以给自己留有余地容错。
5从第一颗球起就要有目的的解决死球难球,尽量不用袋口球走黑八,因为不好控制。
6球剩的越少越被动,经常出现剩一颗球没打进被对手清台的局面。
7自由球先处理难球,袋口球要晚打,以备失误时候调整。
8一般确定全局思路后,只想接下来要击打的三颗球。
基本就是这些,走位是很好掌握的,在有准度的基础上,系统训练一段时间,每个人都能掌握,补充一点,要把准度与走位分开,先确定走位位置,再去瞄准,不要因为准度不自信而不敢走位,不管打不打进,都要精确走位。
技术层面的两个问题,准度与走位就简单说这些。下面说的也是台球真正的魅力之所在——心理素质。
台球是一项单人对抗项目(鲜有集体对抗比赛)。但又是一种静若处子的体育运动,它没有篮球的那种爆发力,它需要的是一种内敛的张力,需要稳如泰山的坚定。它所体现的竞技性在于球手在面对无从发泄的内在压力时表现出的波澜不惊的大将气概。
前一篇:你好,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