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

(2012-06-06 03:31:41)
标签:

娱乐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朱玉宏 的工作室利用体态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实践研究利用体态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实践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徐州市铜山区利国实验小学       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体态律动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化为感受和认知。体态律动的教学过程,是以声音感觉和肌肉感觉合成的印象为基础,不断加强音乐,听觉,动觉,情感和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的智力、身体、精神的发展是完整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联系统一在人的本性中。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但是,孤立的听觉训练不会使孩子热爱和理解音乐。只有从孩子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孩子天生的音乐本能,启发他们进入到产生音乐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将音乐表现中的音响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孩子们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

音乐教育既不应该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更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和规则地传授,它首先应该是对音响运动和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应该以音乐与身体结合大节奏运动为基础,因为在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就是与人的生命关系最密切的节奏,而节奏的感觉又完全依赖与运动,这种方法是基于实践先于理论的原则。在这种教育中,首要的事情是教会儿童运用他所有的官能参与体会,其次才是获得见解和能力。

达尔克罗兹特别强调:音乐课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唤醒儿童的音乐意识,这不仅是学习音乐的需要,更是儿童本能的需要。在体态活动的过程中尽可能去发现和研究儿童身体活动和他们周围世界的自然节奏,特别是游戏活动,将它们引入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并应以儿童自己的体验为主,而不能把老师自己的经验强加于学生。相信儿童的音乐潜能,充分重视儿童的天性和兴趣,以适合儿童的方法与他们的愉快合作。在师生相互展开的乐思中,达到诱发、唤醒和扩大儿童音乐意识的作用。另外,体态律动不同与韵律体操,也不同与舞蹈。体态律动强调的是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它在根本上服从音乐指导。通过体态律动可以对多种感官提供强有力地影响和刺激,可以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促使他们充分感受和热爱音乐。同时,音乐的节奏和力度表现,能够在人体运动、肌肉系统中找到相应的表现,身体是节奏体验的第一位载体,把节奏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力量,把人体的运动作为音乐节奏的外在表现。

达尔克洛兹认为体态律动教学能“唤醒孩子天生的本能,培养其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和谐,使感情更细腻敏锐,使孩子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成长”。身体运动的节奏韵律与音乐的节奏音乐律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肌体对音乐节奏反应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人对音乐感受的深度,体态律动让音乐回到了它的本源,让人类重寻自己的本能,让学生全身心感受音乐,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这会在孩子今后毕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提出了“利用体态律动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的实验课题。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

达尔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一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建立了一整套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并越来越引起我国音乐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体系,不仅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而且可让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代的发展。达尔克罗滋的教育观念重在体验和发现,通过体态律动,发现和感悟音乐与身体之间的关系。

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化为感受和认知。体态律动的教学过程,是以声音感觉和肌肉感觉合成的印象为基础,不断加强音乐,听觉,动觉,情感和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堂效率就是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方法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能力提高的更快。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就是研究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自主地进行体态律动来提高音乐课堂效率。音乐是体态律动的灵魂,任何一种体态律动的训练都配有音乐,但不能简单将体态律动理解为听音乐的模仿动作,也不能将体态律动时的音乐理解为一种动作的伴奏音乐。在体态律动的过程中,应该时刻记住,音乐是体态律动所要表现的最终目的。所有的体态活动只是一个媒介,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理解和表现音乐的一个平台。在体态活动中,培养学生听音乐的习惯、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并以身体律动和即兴的表演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再创作。它是音乐创作教学的入门阶段,只要引导得法,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体态律动”这门学科对我们说来可能比较陌生,但当它开始形成时,就随着西方音乐传入东方。这个教学法也已或多或少地传到我国。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律动课就是脱胎于该教学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歌剧或普通学校甚至残废儿童学校,都广泛采用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而且五大洲也都设有专门训练达尔克罗兹教师的学校。

2、体态律动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及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达尔克罗滋的体态律动教学强调把演奏或表现音乐理解成是时间+精力+空间。达尔克罗滋在研究动作时发现空间的存在,而这一点的发现正是达尔克罗滋对音乐与教育的最重大贡献。

3、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倡: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但由于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独立的完成体态律动,达到预期目的,学生的自行探索活动还必须依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

4、体态律动是人与生俱有的潜能,在音乐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施展体态律动的舞台,挖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四、研究的假设

1、调查出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部分学生总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并给予转化。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用能够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启发他们进入到产生音乐的激情中去,把对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体态律动,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探索出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导低年级学生运用体态律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五、问题的解决:

1、探索适宜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体态律动形式。

2、调查了解体态律动对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影响与作用。

3、探索低年级音乐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体态律动的原则及方法。

六、研究的对象

利国实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七、研究的目标

1、当今的教育以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为目标,重视发掘人的潜能,强调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培养。体态律动突出的作用,是把音乐与身心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唤起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天生本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体态律动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一个教育领域,但是要真正将它运用得当,真正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提高音乐素质,还需要我们教师长期的、深入得研究和实践,不断在正确的教育思想下寻找新的突破点,不断创新和丰富教育手段才能使这一教育理念在当今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3、探索出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导低年级学生运用体态律动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3月)

体态律动是音乐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块。虽然在以前的音乐课程中经常接触这种方式,但对其理论性的知识知之甚少,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对课题相应的文献进行学习。

1、学习《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等音乐理论知识,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2、确定实验班级,调查了解体态律动对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根据小学音乐新课改精神,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宜低年级学生学习体态律动的形式。

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1年1月)

在第一阶段理论学习、调查、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对学生进行“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的研究,逐步探索出利用体态律动对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我对二(1)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及时进行了分析。

同学们,你们好!

    为了大家以后更好的上音乐课,请你们如实填写以下问卷,谢谢!

1.你喜欢上音乐课吗?(    

A、喜欢     B、不喜欢

2、你喜欢音乐老师吗?(   

A、喜欢     B、不喜欢

3、你最喜欢哪种音乐课(   

A、欣赏课    B、唱歌课    C、活动课    D、综合课

4、你认为学习音乐是为了(   

A、快乐    B、培养兴趣爱好    C、了解知识     D、展示自我    G、其它

5、你在音乐课上喜欢随音乐自己创编动作吗?(   

A、喜欢    B、不喜欢

6、你喜欢老师用体态律动把歌曲表现出来吗?(   

A、喜欢    B、不喜欢

7、你听到音乐喜欢用体态律动把它表现出来吗?(   

A、喜欢    B、不喜欢

8、你觉得体态律动有那些益处?(    

A、锻炼身体    B、提高音乐技能    C、消磨时间     D、有趣

9、你在音乐课上进行体态律动时,一般(   

A、认真做    B、挑选有趣的动作做    C、随便做

10、你能否通过老师的体态律动,大概了解所学歌曲的内容吗?(   

A、能    B、不能    C、有时能

11、你能经常和别人唱跳你会的歌曲吗?(   

A、能    B、有时能    C、不能

12、对音乐课,你最感兴趣的方面是(   

A、歌曲旋律    B、体态律动    C、音乐常识    D、歌词    E、节奏    F、其它

13、一学期你能会背唱几首歌(   

A、一首不会    B、1——5首    C、6——10首    D、10首以上

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我对低年级学生的体态律动的状况有了比较清楚地了解。

从体态律动的兴趣上看,低年级学生大多数都喜欢看老师上课用体态律动表现歌曲的内容,不喜欢的很少。而喜欢的原因大部分是“快乐”和“展示自我”。有部分学生是因为“老师的要求”才做的,这些学生还不能把体态律动作为自己的主动要求。有些同学虽然喜欢体态律动,但经常不能尽情地去唱、去跳,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没有时间做”或“不好意思做”。看来,受当前教育体制和狠抓教育质量现状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为了考试成绩,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快乐的童年。所以,教会学生合理利用体态律动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

从学生一学期会背唱的歌曲来看,会唱6——10首的学生只有5人,大部分学生只会1——5首,由此可见,学生们虽然喜欢音乐,喜欢歌曲,但是学习效率却是不这么乐观,我要加大马力,利用体态律动来提高低年级学生音乐课堂效率。

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很不乐观。针对我们利国实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现状,也为了更好地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扩大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低年级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作为音乐教师,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我要转变观念,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音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其次,我尝试引导在课上、课外大胆的表现自己,提高孩子们的自信。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课题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思考,一系列工作井然有序。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个短暂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对韵律活动的认识和感受需要直观的亲身体验,通过欣赏、唱歌、动作表现等方式逐步熟悉音乐,产生互动和作用,从而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一、体态律动    理论支撑

1、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学”。主要观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音乐教育应同时从身心两方面去启发、去引导,孩子们身体的动作产生于音乐,音乐也体现在身体动作中。

2、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主要观点是从儿童自身的本能和兴趣出发,尊重儿童,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潜力和创造力。重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3、我国提倡的“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和许卓娅的音乐教育观点,即在音乐活动中着重考虑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引导学生用各种感官感知音乐作品,把“兴趣”、“感受”和“表现”贯穿于音乐活动的始终。

二、巧用律动    年龄特征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心理学也常告诉我们,只有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学得好。体态律动有它的可变性和多变性,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还可以改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对于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好动、爱模仿、爱表现是他们明显的年龄特点;跟音乐或节奏做有规律的简单模仿动作是律动的主要表现形式,选择他们日常生活中形象的动作模仿来表演深受学生的喜爱,并能给他们很好的体验和感受。感受是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的金钥匙,模仿是拓宽思维空间和改善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通过模仿积累大量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舞台    演绎真情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动一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过新年》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过年啦”舞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让孩子们用舞蹈表现歌曲,拿起手帕扭秧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在衬词的地方加入锣和鼓;声势组的同学拍退,拍手;并演示一遍。然后师引导:同学们,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倒记时:10、9、8、7、6、……(师生齐呼:过年了….)同学们:该我们的节目上台了,大家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把!让学生尽情的唱,尽情的跳,把整堂课营造的“过新年”的氛围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歌曲的旋律声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实践研究    遗憾之争

我在对体态律动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实验进行实践研究的同时,深深感受到这一教学理念是音乐教学非常精髓之处,但在实验中也存在一些遗憾:第一,能够实际用于实验的时间比较少,这就给实验的深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二,参加实验的人数比较多,笔者无法深入的关注每一个进行实验的学生。

体态律动在我们音乐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一个教育领域,但是要真正将它运用得当,真正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提高音乐素质,还需要教师长期的、深入得研究和实践,不断在正确的教育思想下寻找新的突破点,不断创新和丰富教育手段才能使这一教育理念在当今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3月)

对一年来的实践研究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总结,并鉴定其理论价值与应用阶段。把经验结果上升到理论,撰写《利用体态律动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实验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