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1、什么是建筑材料?什么是道路建筑材料?
答:建筑材料是指建筑工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的品种很多,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有色金属(如铜、铝等)及黑色金属(钢、铁)。非金属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是指用于道路与桥梁建筑工程中的各材料。平常应用较多的是一些石料、石灰、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钢材等。
1—2、什么是材料的真实密度、表观密度、容重和装填密度?
答:材料的真实密度也叫做真密度,是指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不含孔隙)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下式表示:
ρt=G/Vs (g/cm3)
式中 ρt——材料的真实密度,(g/cm3);
G――干燥材料的质量,(g);
Vs——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材料在规定条件(20°C)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材料实体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ρt=G/(Vs+Vn) (g/cm3)
式中 ρt——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G――干燥材料的质量,(g);
Vs——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即实体体积, (cm3);
Vn——材料的闭口孔隙,(cm3)。
容重是指材料在规定试验条件(干燥,20°C)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G/V
式中 ρ——材料的容重,(g/cm3);
G――材料的质量,(g);
V——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装填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集料之间的空隙和颗粒内的孔隙体积)的质量。
ρf=G/Vf (g/cm3)
式中 ρf——材料的装填密度,(g/cm3);
G――材料的质量,(g);
Vf——材料的装填体积,(cm3)
装填密度根据装填方式不同,可分为紧装密度和松装密度。紧装密度是指材料采用振、捣的方式装样而求得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松装密度是指材料按自然下落方式装样而求得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1—3、什么是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如何计算?
答: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开口和闭口)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用下式表示:
P=(1-(ρ/ρt))×100%
式中 P——材料的孔隙率;
ρ——材料的容重,(g/cm3);
ρt——材料的真实密度,(g/cm3)
材料的空隙率是指散状或粒状材料形成的空隙体积(包括开口孔隙)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用下式表示:
Pv=(1-(ρf/ρt))×100%
式中 Pv——材料的空隙率;
ρf——材料的装填密度,(g/cm3):
ρt——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1—4、什么是材料的耐久性?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具有抵抗复杂应力复合作用下的综合力学性能外,还要在许多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能够经久不变质,不破坏,并且能保持原有性能的性质。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材料内在原因原因使其组成、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以外,尚受到使用条件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这种作用可概括为物理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
1—5、什么是材料的弹性、弹性变形、弹性模量、塑性、塑性变形?
答:材料在荷载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卸去荷载后,材料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所发生的可全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
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卸去荷载后,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6、什么是材料的脆性和韧性?
答: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脆性。如石材,水泥混凝土、生铁都属于脆性材料。
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如钢材属于韧性材料。用作路面、桥梁结构的材料都要考虑材料的韧性。
1—7、什么是材料的强度、标号?
答: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建筑材料根据其极限强度的大小,所划分的不同的等级称为标号。例如,水泥的标号就是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是按照规定方法,根据3天、7天、28天的抗压、抗折强度大小,将其划分为425、525、625、725等4个标号(等级)。
1-8、某石子试样,干燥状态下的装填密度为1650kg/m3,试样经浸水饱和,投入装满水的广口瓶中后总重1205g,空广广口瓶装满水时重910g,广口瓶中的石子取出后经干燥重470g。又将干燥后的石子磨成细粉,取50g试样,投入李氏比重瓶,瓶中水面升高体积为18.5cm3。求此石子颗粒的真实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和装填时的空隙率?
解:
真实密度 ρt=50/18.5=2.70(g/cm3)
表观密度 ρt=470/(470
910-1205)=2.69(g/cm3)
孔隙率 P=1-2.69/2.70=0.37%
空隙率 Pv=1-1.65/2.69=38.43%。
答:建筑材料是指建筑工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的品种很多,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有色金属(如铜、铝等)及黑色金属(钢、铁)。非金属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是指用于道路与桥梁建筑工程中的各材料。平常应用较多的是一些石料、石灰、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钢材等。
1—2、什么是材料的真实密度、表观密度、容重和装填密度?
答:材料的真实密度也叫做真密度,是指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不含孔隙)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下式表示:
ρt=G/Vs (g/cm3)
式中 ρt——材料的真实密度,(g/cm3);
G――干燥材料的质量,(g);
Vs——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材料在规定条件(20°C)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材料实体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ρt=G/(Vs+Vn) (g/cm3)
式中 ρt——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G――干燥材料的质量,(g);
Vs——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即实体体积, (cm3);
Vn——材料的闭口孔隙,(cm3)。
容重是指材料在规定试验条件(干燥,20°C)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G/V
式中 ρ——材料的容重,(g/cm3);
G――材料的质量,(g);
V——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装填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集料之间的空隙和颗粒内的孔隙体积)的质量。
ρf=G/Vf (g/cm3)
式中 ρf——材料的装填密度,(g/cm3);
G――材料的质量,(g);
Vf——材料的装填体积,(cm3)
装填密度根据装填方式不同,可分为紧装密度和松装密度。紧装密度是指材料采用振、捣的方式装样而求得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松装密度是指材料按自然下落方式装样而求得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1—3、什么是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如何计算?
答: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开口和闭口)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用下式表示:
P=(1-(ρ/ρt))×100%
式中 P——材料的孔隙率;
ρ——材料的容重,(g/cm3);
ρt——材料的真实密度,(g/cm3)
材料的空隙率是指散状或粒状材料形成的空隙体积(包括开口孔隙)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用下式表示:
Pv=(1-(ρf/ρt))×100%
式中 Pv——材料的空隙率;
ρf——材料的装填密度,(g/cm3):
ρt——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1—4、什么是材料的耐久性?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具有抵抗复杂应力复合作用下的综合力学性能外,还要在许多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能够经久不变质,不破坏,并且能保持原有性能的性质。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材料内在原因原因使其组成、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以外,尚受到使用条件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这种作用可概括为物理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
1—5、什么是材料的弹性、弹性变形、弹性模量、塑性、塑性变形?
答:材料在荷载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卸去荷载后,材料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所发生的可全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
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卸去荷载后,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6、什么是材料的脆性和韧性?
答: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脆性。如石材,水泥混凝土、生铁都属于脆性材料。
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如钢材属于韧性材料。用作路面、桥梁结构的材料都要考虑材料的韧性。
1—7、什么是材料的强度、标号?
答: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建筑材料根据其极限强度的大小,所划分的不同的等级称为标号。例如,水泥的标号就是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是按照规定方法,根据3天、7天、28天的抗压、抗折强度大小,将其划分为425、525、625、725等4个标号(等级)。
1-8、某石子试样,干燥状态下的装填密度为1650kg/m3,试样经浸水饱和,投入装满水的广口瓶中后总重1205g,空广广口瓶装满水时重910g,广口瓶中的石子取出后经干燥重470g。又将干燥后的石子磨成细粉,取50g试样,投入李氏比重瓶,瓶中水面升高体积为18.5cm3。求此石子颗粒的真实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和装填时的空隙率?
解:
真实密度 ρt=50/18.5=2.70(g/cm3)
表观密度
孔隙率
空隙率
前一篇:桥涵施工水污染防治措施
后一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天然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