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交朋识友抑或生活中的伴侣,工作上的同事,都非常看重一个人的人品。因为人品好,在精神层面是一种吸引力、凝聚力。
辞典上对人品二字的解释为:人的品质,人的品格。
这些只言片语,都可寻觅到人品的出处。
有道是做事先做人。这是一句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么,他的结局都不大好。
若遇到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为好,是切不可以成为朋友或合作伙伴的。
读《左传》一书时,曾记得有这样的记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最上等的是确立高尚的品德,次一等的是建功立业,较次一等的是著书立说,如果这些都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就是不朽了,此处所说的“立德”,便是指会做人,拥有好人品。
可以说,一个人的好人品,是人生最为荣耀的事。因为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是一个人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好人品,使社会中的每个职业都很荣耀,使社会中的每一个岗位都受到鼓舞。它比财富、能力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荣誉都无偏见地得到保障。
圣人孔老夫子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由此的可见,中华民族历史来讲究做人的道貌岸然,要有厚道、善良、诚实、守信之心。
这些名言忠告,告诫我们要乐于吃亏,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成就事业。同时,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一个人的善良,是好人品的关键要素。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方能使人敬仰。要多存善心,多兴善举。只有这样,才能坦坦然然做人,达到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的境界。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什么事也干不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键是要讲信用。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讲究言必行,信必果。
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特别是与自己有矛盾的人。
宽容别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否则,只会给自己的心灵加压,受累的还是自己。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容别人不足之处,一分为二地看待别人。凡事争则两败,让则两利。
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之无诚,不可为交。“欲当大任,须是笃实”。做人只有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做一个正直的人不难。一个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正直之人,首先要做到凭良心办事。清人王永彬有云:“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做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做人,无论干什么事都能从良心出发了,那绝对是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此外,人还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遇到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决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坚持真理,不能因为关系好把错说成对,也不能因关系不好,而把对说成错。
人贵有恒。干任何事情要有决心、恒心和耐心,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否则,将一事无成。所谓“滴水穿石,铁棒磨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道路,好的人品将有助于你走上成功之路。因此,提升人品就凸现的更为重要了。
提升人品,就要在自己的生活中要有一些为人处世的准则。譬如说,什么是能做的事,可做的事;什么事应该想,什么事不应该想;害人不害己、害人也害己的事不应该做,也不应该想。利己不害人的事,勉强可以做。利己害人的事,不应该做。利己利人的事应该多做、多想。更进一步还要能够不为自己的利害设想。做任何事,不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而是考虑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团体、对自己的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是否有利。如果对自己的家庭有利,对自己的团体无利,还是不行的。如果对自己的团体有利,对自己的社会无利,也是不行的。如果对自己的家庭有益,但不损害社会与团体,没有关系。换句话说,不要老是为个人的利害设想,要考虑的是人类整体的利害得失。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以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人品可立一生。
如此说来,回归主题:好人品才有好人生。
一一写于2021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