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一文,有一问:生命是什么?答曰:生命是一捧沙。
怎么理解此话?
文中是这样很形象地比喻的:当一个人小心翼翼的捧着手里的细沙时,偶尔会腾出一只手做别的事情,却发现只用一只手捧沙了,反而沙却流失的更很快,于是乎,想尽各种方法把沙的流速变慢,但是并不能阻止沙的流动。也就是说,无论人们如何在意手中的沙,但它最后都会流向大地,终归与大地合为一体。
可以说,生命是动态的,也是静止的。从哲学上讲,生命就是一种偶然和必然,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从文学上讲,生命存在于生与死之间,是岁月的流逝。
我粗浅地认为,生命的特质特征,就是它的消耗流动性和不可逆转性。
试想,手中的沙,越用力从指缝中漏的越快,而且只能消耗,不能存储。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那些把金钱和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沙粒漏出的速度是很难控制的。因而很多人手中的沙早早的就消耗光了。
沙的生命是很脆弱的。人们只能消耗,眼看着手中的沙渐渐漏光,却不能继续往手里放沙,犹如一个银行,只能取钱,不能储蓄。
不知您想过否,人生中,当我们为了某种目标抛弃一切的时候,可曾想到让我们的手中之沙流失的慢一些呢?
故而,善待生命,善待自己,是大智者。只有善待自己手中的沙,努力过好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选择让自己手中的沙一直保持匀速消耗,也不失为是一种极其聪慧的做法。
一一写于2021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