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太宰治之楔子 “八卦史观”
(2015-06-11 13:09:34)
标签:
文化 |
“八卦”太宰治之楔子
施 小 炜
尽管明知不无触犯众怒的危险,不过笔者还是斗胆恳请读者诸贤网开一面,容许笔者直言不讳,先且说上一句不无偏激的话,聊以justify一下笔者接下去将要开张的、如题所示的营生:其实一切历史——至少是我们中国人的历史——都是一部八卦史。
或许我们当真不妨如此宣白。读者诸贤只消闭上眼睛随便想它一想,大约人人都可以信手拈来成把成把的“八卦史观”实例而无须费吹灰之力。先举一个“高大上”的例子,那就是在我们中国千真万确地属于无人不知的孔夫子。可就连这位堪称中国文化元祖的“万世师表”,请读者诸贤不妨思考一下,关于他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只怕其中之一便是“(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这条吧,对了,这正是一条关于孔子身世的八卦而非其它;其二大概还包括曾经激起弟子“子路不说(悦)”的“子见南子”,而这,更是事涉风月男女的典型八卦案例了,与当今之日普世的红男绿女们情有独钟好此不疲的“娱乐八卦”可说甚为相似。以上八卦实例虽分二则,卦主却同为一人,按照现代分类,说的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我们再来看一看至尊无上的皇帝,瞧瞧情形又如何。比如说那位以“风流天子”名垂青史的唐玄宗李隆基,对于他,我们耳熟能详的,难道不就是他与“云想衣裳花想容”“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杨玉环悱恻缠绵的悲恋佳话么?岂非八卦之极?说到准天子,则有一位倒在了通往御座半途的西楚霸王项羽,至于他,除了口唱“虞兮虞兮奈若何”、将虞美人逼得刎颈自尽为其陪葬,以及自惭无颜重过江东、割下自家“好头颅”送与旧相识携去邀功请赏的故事之外,一般国人又知道多少呢?若要举诗人的例子,则不外乎是李太白的笑傲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令杨贵妃喂羹高力士脱靴的逸闻,再不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浅斟低唱”“倚红偎翠”的美谈,暗羡他风流倜傥深得歌妓名姝们的欢心:“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群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说起竹林七贤时,想来家喻户晓的,无非便是“唯酒是务,焉知其余”的刘伶携一壶酒,乘鹿车,使人荷鍤从之,谓曰“死便埋我”;要不就是他“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吾裈中?”之类放浪形骸的小插曲吧。凡此种种,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毋容争辩,皆属八卦类是也。其实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我们腹笥之中装着的历史常识无非就是左一堆右一堆的八卦故事,什么勾践卧薪尝胆伍员掘墓鞭尸张良拾黄石公履从赤松子游韩信受胯下之辱食漂母之饭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而遁世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罢了,而一部中国史不过是将大大小小的无数八卦故事串联起来自成一体而已。这般事实,只怕足以促令我们重新审视、认识所谓八卦的价值及其意义所在:八卦,只因桩桩件件皆系细枝末节,看似远离事物核心言不及义,故往往为正人君子们所不齿,但其实细枝末节中常常秘匿有解读本质的密钥,八卦每每能以小见大,极有可能恰恰就是通往核心本质的捷径亦未可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