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说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
尽管作者如此自负,可《夜色温柔》出版后,当时却销路不佳(销量为一万三千册),未能令世间注目,虽然获得部分好评,但在评论上也没怎么成为话题。当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已经成了旧人,人们几乎对他的故事和文体视若无睹。大萧条到来,让兴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繁荣的人们精神为之一变,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化变成了前朝旧物。于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名字成了二十年代“遗物”的象征。多数人追求强有力的精神和新异的革新,厄内斯特海明威就是新时代的文化英雄之一。他那飒爽简洁的文体名副其实地风靡一世。
这位海明威读过之后,认定《夜色温柔》这部作品“坏倒是不坏,但有点太自我怜悯,只会哭鼻子”,还把这段感想几乎原封不动地写进信里,寄给菲茨杰拉德。在这一见之下似乎诚实率直的文章背后,时代宠儿小觑旧人的心态若隐若现。以前辈作家身份将几乎还是无名小卒的海明威介绍给斯科里布纳出版公司编辑的,正是菲茨杰拉德,现在海明威却居高临下,谆谆教诲他作家应有的姿态。这封信让本来就处于危险境地的菲茨杰拉德伤透了心,越发丧失了自信。“看来厄内斯特好像善于将手伸给梯子上端的人。”菲茨杰拉德留下了这句让人解恨的讽刺。
——《无比复杂的心绪》PP214-215,南海出版公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