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AI札记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学用AI札记
-1-
2023/11/22拙文:题目“人工自然与人世纪底蕴”,文内引语道,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无法辨别自己是猎人还是猎物时,奔跑就好了。
溯源回眸,学习注意力向AI肇启于(2015-6-20新浪网)《李光斗观察:什么是“互联网+”生态》博客,2023-5-11购买《第二大脑》(涂子沛)、《CHatGPT全能应用一本通》(江涵丰)书籍进行学习。
-2-
人类社会文明基业,建立在煤-电-水“三网”上。习惯上把“水、煤”称作自然资源,将“电”与“信”谓之科技创新!
GPT-3有据可查,耗电量高达1287兆瓦时。ChatGPT在2023年1月,日均1300万的UV标准,OpenAI需要3万多张A100 GPU,初始投入成本约为8亿美元,折算下来的电费每天是5万美元左右。让ChatGPT承担谷歌搜索的全部访问量,至少也需要410万张英伟达A100 GPU,其电费约683万美元。
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ChatGPT每进行10到50次对话,就会“吞下”500毫升的水,而每个月都有数亿用户在这个平台提问,可见AI大模型是多么“口渴”。一个大型数据中心每天的耗水量,相当于一个1万到5万人口城镇的用水量。
因此把AI称着电和水“老虎”并不是言过其实。
-3-
2023/11/02拙文“尝试人工智能记”说,金山公司于2019年8月,就推出WPS
Office AI。直至今年2-3月,微软基于GPT大模型与搜索引擎的结合,AI
2.O热潮到来。
“互联网是底层支撑,物联网是数据来源,大模型是智能引擎,时空智能是特定场景应用。”(李德仁)
大模型依赖海量数据生成文本,在数值计算、实时更新或专业判断时可能出错。其知识体系由数字原生和符号知识构成,难解物理空间或业务场景问题。
推理型大模型如DeepSeek-R1采用思维链拆解问题,需结合业务需求训练定制,实现精准解决和能力跃迁。
理解工具边界比盲目突破更重要,正确使用是连接想象力与知识的桥梁。(2025-3-16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