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风沙土蚀创新手札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治理风沙土蚀创新手札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模式从修梯田、淤地坝、植林草,到绿色低碳、科技赋能高质量治理保护生态。
生态保护重在治理监督与效益补偿机制。今年是《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实施年,青海甘肃、河南与山东签补协议,并履行兑现。内蒙包头市达茂旗国企与嘎查村,共同进行草原生态修复经营、发行“草票”试点,对草原价值核算,其增值分红收益。
陕西延安宝塔区薛张、榆林绥德辛店沟和宁夏彭阳李岔小流域,多年治理包括植树种草、土壤固碳和减少水土流失增强碳汇能力等,通过协议将其碳汇量转化为经济价值,助力脱贫致富。
榆林实施“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战略,向“光伏+”、3D淤地坝建设、声波增雨转变,呈现“双下降”态势,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生动的“绿色诗行”。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方青帝8000台机器人,能24小时不停干,挖坑种树精准,人比不了效率比人高的太多。机器人不光是治沙,还试着去解决看似不可能的事情。(2024-12-16老邓)
前一篇:中文信息化与AI智能时代
后一篇:“脑腐”与AI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