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返回时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嫦娥六号返回时
-1-
5月3日17时27分,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携嫦娥六号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涉及多个国际合作载荷搭载项目,如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等。火箭直径5米,总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具备强大的运载能力。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发射场流程由近60天缩减到43天,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19次发射。
-2-
6月2时段,6时23分进行的嫦娥六号着陆——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同时,国际有效载荷任务也在执行了。
嫦娥六号已经在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采样了,原计划48小时内,现只用20小时左右,主要是月球背面的时间有限,中继星的覆盖时间点有限,我国需要加速进行该任务的执行。
嫦娥六号,15分钟完成整个着陆阶段,由相对月球1.6公里每秒这样一个速度,迅速降到0(公里每秒)的状态,消耗大量的推进剂,探测器的重量的一半;距离月表高度大约100米后开始缓速下降,经过悬停避障后,关闭发动机,上组合体自由落体,完成软着陆。
-3-
探月工程嫦娥六号返回舱计划,将于北京时间6月25日13时41分至14时11分,在位于内蒙古的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38万公里外月壤即将到家。空间站神舟飞船约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公里)的返回,而嫦娥六号是携带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每秒11.2公里),即约30多倍音速的高速返回地球。
从返回器第一次进入地球大气层算起到落地,风驰电掣飞行六七千公里,对我国技术的考验。在嫦娥五号之中得到了技术验证,嫦娥六号肯定也就没什么问题,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4-
多年前。一颗百公里量级的小天体,殒落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砸了一个约2500公里的大坑,后续又有多次撞击,“盆中之盆”,把更深、更“古老”的月幔等物质掀了出来,取回这些月壤,研究地球的邻居是如何诞生的,至关重要,是为建立未来月球科研站作准备。(2024-6-22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