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告别魏明伦”一得

(2024-06-15 09:52:27)
标签:

杂谈

分类: 雜感

告别魏明伦”一得

读“告别魏明伦”一得

过早出校门缺少教育不同旁人“不迷信一切格言。”

“黄泉无限川江恋,来生再作蜀川客!”2024528魏明伦因病于成都去世,享年83岁。

墓志铭写着:“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70,魏为川剧留下九部经典剧作。他7岁学戏,9岁登场台上扮演生净末丑,台下自修诗词歌赋,从《诗经》《楚辞》到现代西方文学,再到通俗小说,书读得驳杂。

改革开放后创作出《易胆大》1979、《四姑娘》1981、《巴山秀才》1982,并连续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1985年为潘金莲写了一部翻案之作《潘金莲》。艺术成就与轰动效应:“先有人的觉醒,后有《潘金莲》的脱颖,两百多个剧团、几十个剧种上演了《潘》剧。有些演过百场。”三联书店汇编出版了一本关于该剧的评论集。震波很快波及港台与海外。台湾排演《潘金莲》香港又连载又演出。美国旧金山《时代报》连载一个月。伦敦八七国际戏剧节发出邀请。

“在我看来,最坏的女人没有那么坏,最神的男人也没有那么神。”魏明伦不仅敢为潘金莲“平反”,还曾把诸葛亮“请下神坛”。“六出祁山”塑造出其鞠躬尽瘁,而又刚愎猜忌的凡人形象。‘潘’剧与‘夕’剧使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观众茅塞顿开使得思考越来越成为一种享受。

20年,魏明伦的心力主要花在了撰写碑文上。1994年,艺术家韩美林为深圳创作城市雕塑,用黄铜铸造了一只欲腾空而起的金牛。魏明伦此雕塑充满激情的《盖世金牛赋》引得全国多家报刊争相转载,在海内外引起反响。

他在使用骈四骊六句式之外,大量融入楹联、小令、散曲等长短句式。他还引进时尚辞汇,甚至化用网络语言。“我写的不是古代骈文,是现代骈文。”他曾这样回应争议。

用魏明伦自己的话说,戏剧、杂文、辞赋,都是被边缘化的,他认为,“在这个大众消费的快餐文化、读图时代里,虽然这三样东西都在逐渐边缘化,但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希望它们能继承、能发展,更能变革,才不会断裂。”

2021年,魏明伦在采访中提及,自己的经济收入与知名度不成正比,“可能连小康家庭都算不上”。

采访时,他感极而宣泄,说很多人有的东西他没有——权和钱,很多人没有的东西他有——名和才。(2024-6-15老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视听刍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