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说(续)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新质生产力说(续)
——碳汇
“两会”,新质生产力正成为热词。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注重环保和生态保护,数字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碳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简单来说,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具体来说,碳汇就像是一个大型的“仓库”,它能够无限期地累积和储存碳化合物,特别是二氧化碳。以森林为例,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就是森林碳汇的形成。不仅有助于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与碳汇交易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
3月12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围绕水土保持碳汇开展交流研讨。邀请水利部知名专家作“水土保持碳汇量化核算方法体系”专题讲座,深入阐述水土保持碳汇的重要意义、研究进展以及碳汇量化核算方法等内容。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目前在黄土高原地区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监测、核算、交易,全力推进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在西北地区落地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拓宽黄土高原“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施路径,为提升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奠定基础。
下一步工作强调,一要根据水利部、黄委工作安排,积极协调省、市、县各级水土保持机构和相关科研院所组建碳汇研究工作团队。二要继续抓好水土保持碳汇研究,健全“1+3+X”运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三站”首席科学家、创新团队等科研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平台作用,抓好碳汇科研项目申报。三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参与水土保持碳汇相关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的制定,探索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价指标、核算方法以及碳汇交易等工作,力争促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第一单。四要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建设,加强与沿黄有关省区联系对接,探索适宜于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途径和技术方法。(2024-3-16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