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聪明的机器人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解析聪明的机器人
10月号《万物》
印刷机、蒸汽机、电灯泡、互联网…这些技术的突破,都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最近,ChatGPT和谷歌Bard等聊天机器人,连它们的开发者也不清楚它们能力的极限在哪儿。它表现得就像真正的人一样,回答问题、帮助我们安排日程、播放我们喜欢的音乐、写诗、设计图片、控制我们的智能家居,甚至提供建议。
苹果公司为iPhone推出了虚拟语音助手Siri,谷歌公司则开发了人工智能对话助手谷歌Assistant。它们可以回答问题、安排行程、播放音乐,还能为你在陌生城市中指路。现在,许多人早已离不开它们。
但新一代聊天机器人改变了这一切,ChatGPT于2022年11月推出,在短短两个月内,其活跃用户就超过了1亿,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互联网服务。
GPT指的是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生成式”意味着它能从现有数据中学习并生成新内容。“预训练”意味着它已经输入了来自不同来源的大量数据,如语法、事实、你知图像、语言模式等,以及来自人工智互联网的大量信息。“转换器”数量很说明它采用了一种基于转换器(transformer)的神经网络架构,这种架构使它能够处理大量数据。
它能以几乎无异于人类的方式完成大多数任务,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比人类做得更快更好。对话式聊天机器人能根据你说话的语境,通过人工智能来揣摩你在说什么。这使它们能够为你的问题提供个性化回复,而且听起来既自然又人性化。
这项技术也可能被滥用,用来制造和传播看上去非常可信的假新闻。或者生成高度逼真的电子邮件,冒充亲人和朋友求助或借钱还有人担心聊天机器人会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蒸汽动力开创了工业生产和环球旅行的新时代,但它也让很多人失业。同样的情况几乎肯定也会发生在人工智能身上。
但有一点很清楚,科技不断取得突破,系人类智慧向善力量所致。(2023/10/19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