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鉴史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古迹鉴史
我国夏商周、春秋、秦汉演进,夏商周青铜时代,春秋秦汉铁器年代。
“认识一个时代,不在于你生产什么,而在于用什么样的工具去生产”(马克思)。
秦始皇称帝,下令没收天下兵器,把它们熔化后制成12座各重千石的金人(先秦时把铜称为金或吉金),高大的金人屹立于秦宫大门外,沐浴着从关中平原升起的血色朝阳。
1978年5月-6月,湖北随州发掘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礼器、乐器等文物精品1000余件,其中包括曾侯乙编钟、虎钮钟和青铜剑等国宝。
铜,人类掌握的第一种金属。1973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在露天矿场作业(湖北大冶)时,在两平方公里,发掘出七个露天采场,十八个地下采区,五十余处古冶炼场和十余座冶炼竖炉。证明了中国青铜文化并非外来,而是源自本土。考古实证表明,大治铜绿山铜矿的开采起于商朝晚期,经西周、春秋战国延续至汉代,时间长达千年。
矿物资源主要铜矿都在南方。长江中下游有一条蕴量丰富的铜矿带——从铜绿山(湖北大治)到一百多公里外的瑞昌,再到三百多公里外的铜陵,大型铜矿星星点点,其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
在秦征服六国、融合长江黄河疆域的过程中,铜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铜器时代还标志着,人们开始建立城市、国家和社会组织,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
商朝多次迁都,但总体来说,都在今天的中原地区;西周定都镐京,即今西安;东周迁都洛邑,即今洛阳。而广阔的北方或者说黄河流域,只有中条山等地有铜矿分布,但产量较小。商、周所需的铜、锡,只能千里迢迢从南方转运。
转运铜锡为主的金道锡行,其大致路线为:湖南的锡和铜绿山以及赣北的铜,在今武汉一带汇集后,经孝感抵随州,沿随枣走廊,入南阳盆地,再经今方城、叶县而达洛阳,或继续西行至关中。(2023/10/09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