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喜与忧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人工智能喜与忧
此前,《好莱坞大罢工抵制“AI入侵”》(环球时报),而今《人工智能正在吞噬“流水线”》(每周文摘),从这两篇报道方知,美中AI发展趋势、现状。
感觉似乎对“历次技术突破只是人类智能的产物,而唯独通用人工智能(ChatGPT)是‘智能’本身的革命,这将引发机器智能持续的连锁的革命。能够帮助普通大众完成诸多具体工作,这将带来颠覆性变化。”这一重要论述意义,在认识上有升华。
ChatGPT,对拥有16万演艺人员、63年历史著名工业化娱乐产业——好莱坞,大罢工产生直接的影响。罢工要求,制片方和流媒体公司,保证不会以人工智能技术,生成面孔和声音来替代演艺人员。
中国AI应用现已推出,文心一言(百度)、通义千问(阿里云)、光年之外(电影《太空旅客》中文主题曲)等,普及性人工智能新产品。仅从报载消息觉察到,作为与AI产业紧密相扣的一环,人工智能产业及标注师,也正被ChatGPT蚕食。
“自动驾驶、人脸识别哪一个不需要大规模标注员的参与。”
距离北京500公里的,山西太原数据产业基地,聚集了上千名人工智能标注师。鼠标在左右键来回敲击,屏幕上的图片跟着放大缩小,光标飞快地描绘出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框框,重复的动作,时间和金钱挂钩,要完成平均标准的1000个框,意味着平均每分钟要完成2个框。三年前,标注框一天能拉框1200个,一个月赚近8000元。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表示,人工标注成本约每张图5元,而毫末DriveGPT的成本仅为0.5元。以特斯拉为例,其自2018年以来,不断发展自动标注技术,从2D人工标注转为4D空间自动标注。技术的进步,吞噬了人工标住的操作空间,2021年特斯拉人工标注团队超过1000人,2022年则裁员超过200人。(2023/08/26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