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脑”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交通大脑”
——出行人的喜悦
棋盘式路网结构的城市,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93万辆,日增长2000辆左右,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将很快达到500(2月28日)。
西安公安交警的智能信控中心,解码西安“交通大脑”。“目前西安主城区99%的红绿灯实现了联网联控和数据感知。仅每日提供给导航的灯态数据就有2100万条,‘数据指令’为西安缓堵保畅提供科学方案。”
西安有57处路口特别容易堵车。平峰空放、高峰拥堵、延误及停车次数多是常见现象。西安交警为智能红绿灯搭载上“自适应”功能后,拥堵点位平峰时段绿损普遍降低10%以上,凤城八路-荣熙巷路口优化后绿灯损失率下降28.3%。
在可变车道上增设检测器,能完成自适应控制,达到增加整个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目的。截至2023年3月,西安共设置感应控制交叉口525处,单点优化交叉口75处,可变车道20处。这一点在北大街很明显,当北门盘道发生拥堵时,东、西、南三条大街来的车辆继续驶入,各方来车交织在一起,很快会造成城墙内整体路网拥堵。为解决这个问题,信控中心利用AI大数据监视平台,自动截断上游路口绿灯,整个城墙区域内的信号灯一起联网控制、缓进快出、分流车流,缓解交通压力。
目前,西安有700处路口实现了自适应信号配时,大幅提高绿灯利用率。205条路段实现了绿波通行,7处区域控制,实现高峰时段缓进快出。因智能信号控制,产生的经济节约和降低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视。智慧交通还在不断根据变化,优化和提升道路与时间的利用率,照顾着每一位赶路的人。(2023/06/16老邓自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