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行说起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从流行说起
古人猿通过劳动进化为人,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将自然界创造成“人类世”。
胡泳教授新书《流行之道:在潮流中把握真实世界》说,比如智能汽车、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所有流行,都必须通过技术实现,而技术,本身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
1980年到1990年,全球IT行业是硬件,板主IBM;1990年到2000年,成了软件,板主微软;2000年到2010年,是互联网,板主Google。2010年到2020年,移动互联网;2020年到2030年,智能时代。(刘兴亮)
《20项改变世界的发明》(杰茜卡·莱格特)文章揭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程,和发明家的探索创新精神——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两个特征使我们这个物种,取得了许多科学和技术突破。
八十年代,王永民心无旁骛千辛万苦,发明五笔字型编码,功德无量,并为推广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寄人篱下,耗尽心血,另人感佩。
《腾讯传》——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吴晓波)。马化腾为首几名深圳大学生,从酷爱“即时通”软件(BB机)而起家、创业,从QQ→微信,进入百姓之家,来之不易。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继香港大学聘请后,日本东京大学5月1日发布消息,聘请为“东京学院(Tokyo College)”的客座教授。
九十年代,张开逊教授在《公众与科学》文中指出:“科学普及工作取得的成就,不像发现一个金矿那样令人欢欣鼓舞,但是它对人类的意义更为深远,给社会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这种有形的财富。
值得关注,《美国增长的起落》一书说,以1970年为分界线,此前增长迅猛,此后增长一路放缓。1970年以来的几十年,并没有发生1870-1970年那样的革命性变化。信息革命的全要素生产率只有工业革命的三分之一。
目前最大的改变是首次制造了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在其中,是首次通过信息文明实现的。(2023/05/02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