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核之殇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禁
“末日钟”说
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后,爱因斯坦为首的科学家义无反顾,倡议禁核与销毁核武。
1947年《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美芝加哥大学)设立虚拟钟,为23时53分,意味着人类距离“世界末日”核毁灭时差,只有7分钟。截止2019年,此钟已经历23次调整(上表)。
1991年,因美国和前苏联签订削减核武器条约,指针被调回23时43分,是迄今距零时最远的一次。而离零时最近的两次,分别在1953年(美苏冷战)和2019年(特朗普)。
2010年4月8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两国《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于2011年2月5日生效,有效期10年。2021年2月3日,俄美双方互换外交照会,将条约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2月5日。
2022年2月17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发生军事冲突。一年来,以美国为首欧洲北约国家加大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肆无忌惮地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特别是美国于2002年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和2019年退出《中导条约》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俄美之间唯一有效的军控条约。
美国国务院透露,截至2022 年9月1日,美军总共部署了1420 个核弹头和659个战略投送系统;而俄罗斯部署了1549个核弹头和540个递送系统。
2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签署关于俄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法律。近日,视频出示把,英国、波兰、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六国,列为核攻击名单里。
诺奖获者贝亚特丽斯·费恩(禁核总干事)说,只要不进行核裁军,“就会有人使用这些武器。”(2023/03/11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