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年度十大的探索出炉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科学》年度十大的探索出炉
本周,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列出了今年的十大重大科学突破事件。
一、杂志封面刊登,NASA、欧洲空间局及加拿大航天局共同立项的韦伯空间望远镜。历经20年150万公里的太空之旅后,韦伯望远镜,揭示了距离地球数百光年外各行星的大气组成,为生命提供线索。
其他九个科学成就是:
二、多年生稻品种(PR23)培育粮食作物,每次收获后都必须重新种植,是一项繁重的劳作。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培育出的PR23可以达到广适、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的标准,并为农民节省了数周的繁重劳动。
三、人工智能更具创意,ChatGPT(聊天)等话题,AIGC(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创造性作品都可以通过AI做到,AIGC能够以优于人类的水平承担信息挖掘,以低边际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满足海量个性化需求,更被认为是元宇宙和Web3.0的底层基础设施之一。
四、巨型细菌。法属安的列斯群岛的一片红树林沼泽中,发现了一个细菌的物种
长约0.9厘米,最长的甚至达到2厘米。大多数细菌都还是微米级的,这种细菌要比大多数细菌大上5000倍。让科学家发现,在简单生物中它们是如何实现复杂性进化的。
五、RSV疫苗取得突破进展“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的进展”产品取得临床进展,投产在即。可以安全地保护受这种常见感染影响最严重的两个群体:婴儿和老年人。
六、E-B可能导致多发性硬化的病毒。上千万美军有多发性硬化症(MS)病例均由常见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简称E-B)所引发MS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神经元的疾病,在全球数万患者中引起视力模糊、疲劳和麻木。它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七、里程碑意义的气候法。8月中旬,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令该法案立即生效。法案中包括了规模达3700多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激励措施,到2030年,这项立法将使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的水平减少约30-40%,
八、黑死病如何改变欧洲人基因。研究古代DNA的工具来观察在中世纪黑死病传播期间生活和死亡的人的免疫基因差异,并确定了一个戏剧性的影响。
发现了鼠疫在欧洲人的免疫系统上留下的印记,表明人类在面临重大的选择压力时,也能以惊人的速度适应。伦敦黑死病之后,惊人的245个基因变异的频率上升或下降;有一个基因特别突出:ERAP2。这种蛋白质已被证明可以帮助免疫细胞识别和对抗威胁病毒。
九、人类首次行星防御实验成功。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现在墨西哥附近的水域,导致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物种灭绝,包括除鸟类以外的所有恐龙。
为了防止恐龙的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NASA于今年9月26日进行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撞击测试,让一艘宇宙飞船撞击小行星以尝试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大约有25000个常见的近地小行星大到足以摧毁一座城市,能够对人类产生威胁。
十、200万年前环境DNA再现古老生态系统,科学家通过分析迄今恢复得最早的古代环境DNA,绘制了格陵兰北部极地沙漠(Peary Land)200万年前生态系统的样貌,包括曾存在的动物和植物物种。这项“杰作”展示了环境DNA在重建“消失的世界”方面的力量。(2022年12月18日界面新闻田之夏)(202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