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一无所知”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读“我一无所知”
李敬泽(文学传媒散文获奖者)写到:“我对世界一无所知”是刘震云随口而出的诸多格言中的一句。它有炫目的表面效果,也有经不起深究的混乱…(但)它很有效。
当回答记者问“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你对黄河的感觉?”灵机一动,万分感慨地说:“我对黄河一无所知。”沿着黄河,我从甘肃、宁夏、内蒙古走到陕西,从六月走到九月,我当然不是一无所知,我的问题是难以确切说出自己所知的是什么。
如此鲜活隽语,想起曾看过类似文笔:“如何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写作有十几年了,问过很多写作的朋友,他们也都被这件事困扰着。(吴忠全)
“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是黄土高原脱贫致富的关键,要坚持不懈努力搞好。”这是1991年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总工刘万铨,到水利部公干,抽空看望年逾九旬张含英副部长,向张老简要汇报后,张老欣然允诺,给挥笔提词。
1986年12月,刘万铨应甘肃省水利学校邀请,作了《浅谈水土保持科学》演讲,意味深长说,有一种说法,“水保水保,人人会搞;梯田坝地,造林种草;学问不多,问题不少。”再有一种认识是:“水土保持虽然是一门科学,介界限在哪里?”。平时潜伏,没啥问题,一接触具体工作时,水土保持不是科学、或者说没有科学就出来了。刘的体会:水土流失-水保措施-水保规划-水保效益-水保实施“五大支柱”铨释了水保科学内涵。
前水利部长杨振怀给刘万铨遗作《半世一得集》作序写道:“几十奔波在黄土高原,为中国水土保持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22/12/21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