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语之说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物语之说
今天,正在不断从物理世界被吸进数字世界。…元宇宙观将重点放在人类的经验上,使得我们向元宇宙的过渡成为一种社会学的转变,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转变。(胡泳)
从农业、工业到后工业,正是人工自然的推进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而人工自然的最新进展也有可能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或许有助于实现“物质极大丰富”。物质极大丰富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物质极大丰富,而是虚拟世界的运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现实世界物质的需求,2nm及更小尺度芯片会大幅降低能耗。虚拟满足,虚拟控制,减少对现实世界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吕乃基)
我们已知物质,电子、质子、中子等。而暗物质的能量约是我们已知物质能量的5倍。宇宙加速地膨胀,就是由于有暗能量的缘故,负压力就是暗能量,是已知的物质能量的14倍。大爆炸宇宙之外,会更多的宇宙。暗能量的负压力下会产生新的物质。美国布鲁克黑文实验室已经产生了新的核物质。(李政道)
DNA(脱氧核糖核酸)工作起来,就像计算机读取二制代码。DNA中有一些长短不等、担着重要功能的碱基序列,这就是基因。它终决定了生命体的发育和功能。而现还未完全弄清基因突变的原因。即便没有任何外界影响,基因也可能出现自发突变。
全世界有许多表明我们仍在进化的例子:藏族青藏高原生存的能力,体内找出了30处基因变异。东南亚的巴瑶族善于深潜70米,基因突变让巴瑶族人的脾脏比普通人大了约一半。18世纪荷兰士兵平均身高165厘米,现代高达到了182.5厘米。主要饮食结导致,但有研究者认为,女性更中意高个子男性。(张哲)
人工智能是我们时代,最具有变革力的这么一个技术,人工智能,一个特别重要的应用场景,就是生命科学。谷歌在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方面的大的突破。恰恰是计算机和生物界,双方合作比较好的一个领域。但现在有些人说入工智能会代替入类,使人类变得更没有价值什么的,我其实不这么想,真正的Hi,AI还需长期努力才行。(张亚勤)(2022/12/07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