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踔行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初心踔行
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习近平
空间站“三舱合一”(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楚天实验舱)构建成T字型,逐梦天宫就是数字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展现,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将浓墨重彩记下这一笔。
“从信息论的角度讲,一个东西的有价值度和它出现的概率是成反比的,在人工智能领域里…很多方向已经在应用这些技术,把真正有价值的数据用在后续的工作里,把一些高频出现的、价值比较低的数据做抛弃处理。”(王荣敏)
“长征五号B是我国首个采用一级半构型的火箭,系统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十分突出。发射时间误差要控制在秒级,入轨时,大约140吨的推力要在几秒内消失,相当于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突然‘刹车’,还要稳稳停靠在指定位置,这些都对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三舱提供热控和环控泵阀产品,每一舱配备的产品都达到了50多种,产品数量140余台套,保障舱内温度在18至26,“四季如春”。(康乃全)
实验舱在进入太空后,中继终端与天链中继卫星实现“太空握手”,搭建了从实验舱到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太空天路”。通过地面可以通过太空天路看到,距离地球400公里外的景象,并且实现信息的相互传递。天线网络是飞船上一个小型信号转发器,但也是实现信息传输的“神经中枢”。将主要完成实验舱测控指令信号的上传和下达,实验舱将开展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等在轨任务,需要确保各项操作指令实时准确。
实验舱仪表计算机,其软件作为实验舱仪表的“智慧大脑”,承担着实验舱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内部和外部数据信息处理的功能。这样就能满足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三舱之间超大数据量的交互,可以随时开展沟通和合作。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农耕时代几千年,工业时代几百年,再到我们大航天时代,从我国发射第一颗卫星到现在实现多人载人航天,包括空间站建设,只几十年的时间,却是指数级的科技进步。在这样的科技加速度下,十几年的时间里是能够发生很多深刻变化的。五年以后就有可能实现太空旅行。这是在我们这代人就可能看到的情况。(2022/11/05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