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江之头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回眸江之头
1972年春夏之交,去西藏日喀则探亲。
由陕南汉中乘火车,至甘肃柳园站改乘青藏公路客车,一路途经敦煌-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五道梁-唐古拉山口-安多-拉曲-拉萨-日喀则。
印象深刻的是从格尔木进西藏拉萨公路,沙石路基和维护缺失,路面坑坑漥漥,司机为食宿赶路车速加快,车身颠簸,其高原反应在五道梁处非常显现(头晕脑胀)。这里曾被称为“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
2002年,青藏铁路运营,不仅为乘客新添了快速交通工具,而且,火车不惜绕道架设五道梁北大桥,专门给一年两次往返此地的,普氏原羚繁衍,开避绿色通道。
青藏高原誉为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敏感性地区。
国家为此设立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保护区,成立可可西里、青海湖岸野生物种保护救助站,地处三江源复地的玛心、玉树等县架通国家电网,以及西宁庞物医院、西宁野生动物园(保护繁殖中心)。
2019年11月25日,北农大金艺鹏老师率稀有动物医疗队,专程到西宁宠物医院给一只,双目失明十岁雪豹冷寒,做了猫科内最大动物白内障手术,创世界纪录。
玉树县嘉塘草园电网,常因猛禽鵟在电杆上筑巢,造成触电死亡并引发停电事故,徐安琪电力维护小组,受当地牧民放牧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启发,改驱赶为筑巢(电杆顶),颇见奇效,2017年来,200人工鸟巢不仅减少鵟的伤亡,还哺育众多幼鵟。而鵟是维持生态平衡、捕捉破坏草园旱獭、免鼠的最好杀手。草园恢复,牧草茂盛,牧群扩大,当地牧民十分感激。
在三江源,显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核心或最关键的问题是人与野生动物能否和谐相处。(2022/10/28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