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感受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记忆中的感受
一、
近看了“皇冠上的宝石——古浪屿”文章(每周文摘),思绪丛生。
1984年,女高音歌演家张暴默,在第二届央视春晚上唱响“古浪屿之波”,甜蜜歌声镌刻在心: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
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
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
我渴望,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
母亲生我在台湾岛,基隆港把我滋养。
…
二、
1999年国庆长假,是我国的第一个“黄金周”,白岩松带着老婆和孩子在厦门度假。人满为患,到了日光岩一看,都快看不到日光岩了,于是我们顺势拐进了鼓浪屿的巷子里。把整个鼓浪屿都逛了一遍,非常悠闲。回过头来思考,我们的意识出了哪些问题?
有句话说,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拥有的所有好处。微信瞎搜一番,“无聊”也许就没了。可是,无聊之中临时起意的某些千奇百怪、天马行空的创意也就消失了。
“无聊”也是创造的一个重要母体,而我们现在连无聊的时间都没有了。
三、
1985-2002年,习近平曾在福建工作和生活了17年,正是他牵头编制《1985-2000年厦门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21个专题报告,《鼓浪屿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旅游开发利用》是其中之一。
当时,“习近平同志经常来指导工作,嘱咐我们,一定要把基础资料摸齐、摸透、做实、做细。正是习近平同志领导下,规划小组用了近一年时间,把包括鼓浪屿在内的厦门风景名胜区的家底给摸清了。”(章维新)
1995年3月,国家建设部报准提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7年7月8日,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52个世界遗产项目。
“追溯往昔,如果没有当时近平同志领导编制的首部总体划,鼓浪屿科学保护的历程不会那么顺利。”彭一万感慨地说。(2022/10/24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