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商≈智商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灵商≈智商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主要反映人的认知、思维、语言、观察、计算、律动等能力,主要取决于大脑左半球(科学脑)主管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功能。
灵商(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为SQ,是直觉、灵感、顿悟等能力的概括,其与IQ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区别。
灵商主要取决于大脑右半球,即负责感受、想象、虚构、创造等内容的脑功能,往往被称为“艺术脑、创造脑”。不仅是艺术家,许多理工科极致天才,其右脑亦很发达,有些能双手左右开弓,有些具备艺术天分,譬如:爱因斯坦不但是理论物理天才,还善奏小提琴。
日前,许埈珥(普林斯顿大学兼韩国高等科学院教授)获“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许埈珥是位半路出家的数学家。少年时,梦想成为诗人。24岁的大四那年,抱着采访著名学者广中平佑(“菲尔茨奖”得主)的目的,参加了其开设的课程。
一百多名学生因难度太大而逐渐退出,而他却留了下来。他与教授如影随形,吃饭时都在一起交流,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广中平佑从“非数学”交流,发展到辅导他研修数学,由浅至深,后来,许埈珥竟成了广中的研究生。
2009年,首尔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恩师劝其再去美国深造。但因其非数学本科出身,美国十几所研究生院都拒绝其申请。最终只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接受之。从此,他走上理论数学之路,并用6年时间,完成了Rota猜想的证明,终获殊荣。
许埈珥在转修数学前,喜欢文学艺术,且自述“非数学系的学生对理解某事的含义有不同的标准”。就是其开启左半球“科学脑”前,锻炼过右半球“创造脑”。可见,理工课程与文化艺术并非完全排斥,甚至在SQ发达的大脑中能相互促进。
我们平常人,往往仅偏重于左脑或右脑,大多数人IQ在100左右,体现出一定“分析能力”,聪明些的解题速度挺快,大致能适应升学和就业需要。但我们很难理解思维高出半个维度的SQ发达之大脑,其体现出较强的“直觉能力”。
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认为: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必须具有鲜明的直觉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这种右脑与左脑相互交联的跳跃性思维方式,开启了SQ的创新之源。
哈佛大学教授、菲尔茨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先生说:中国学生解题能力一流,但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是重视IQ、忽视SQ的缺陷。(2022-08-25 南方周末美逸君)(2022/09/11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