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houren
zhoure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19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四季”

(2022-08-04 14:42:49)
标签:

杂谈

分类: 雜感

心灵“四季”

阅读笔记

心灵“四季”

严艺家伦敦大心理学硕士 13 年的从业经历)对话录:

社交平台上越来越热衷谈论精神内耗”,说明大家比过去更愿意做自我关怀了。

人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敏感人群第二类是异常心理,比如焦虑症第三类对未来迷惘、焦虑且无意义

好比脑海里就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产生内耗感。这个现象在全世界的年轻人群里都比较普遍。

当人把不能描述的东西变得可言说时,本身就是有积极意义的行动。不可言说意味着未知,未知就会带来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冬眠的心态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积攒能量

心理健康并不是零内耗。live by(谋生)焦虑,也就是被很多焦虑驱使着采取行动,live with(适应)

带着焦虑朝前走,做更适合自己的决定。

电脑程序升级会有 bug(故障),人朝前发展的过程当中,肯定也有。

反刍就好比你要扔掉一堆家里的垃圾,扔出去的过程中,就得忍受这个垃圾会散发出臭味。心理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式。

内耗给我们带来负担感,但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方式并不总是让人舒服,就像感冒时发烧。反应是否过度了?从三个方面看,首先是身体健康第二是工作学习第三是人际关系是否受影响况。

从脑科学来讲工作决策让大脑皮层累与同事、客户打交道让边缘系统累,体能消耗让能量代谢系统发出警报,这个时候,无论哪方面得到疏解,都是有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类的心理状态的确会受到代际传递影响。自己没吃过红烧肉,怎么能做得出呢?如果得到足够好的关系,肯定是非常好的,相反也可能更消耗。

身心安全是情感关系中的底线。每个人对自己情绪内耗的定义,调节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无须追求情绪完美。可以接受人心灵的发展就像四季,有时进入了冬季,也无需自我苛责。2022-08-03 澎湃新闻猫雨)(2022/08/02老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四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