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垠求索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无垠求索
宇宙浩瀚广阔,除了常见的恒星,行星,中子星等天体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实体的特殊天体,比如黑洞。
2022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 合作组织发布了一张黑洞照片,这是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这个黑洞质量达到了太阳质量的400万倍,距离我们2.6万光年。
今年1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功地重现了自宇宙大爆炸后几微秒以来,再未自然发生过的现象。
这些难以置信的新实验,源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学家们艰辛付出。
1610年1月7日,是天文史上重要的一天,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
1822年,德国科学家夫琅和费,用钻石刻刀在玻璃上刻划细线的方法,制成了衍射光栅。编排太阳光谱里576条狭窄的、暗的“夫琅和费线”。此线与各种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处于相同波长的位置。利用原子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
物质层面,科学家发现,人类观测到的物质大概只占宇宙总量的不到5%,剩余的95%的物质是暗物质和暗能量,人类现在的科技手段难以直接观测到它们的存在。
找到暗物质、研究暗物质,将是人类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可能引发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
2003年,金沙江支流雅砻江,锦屏大河湾一、二级水电站修建,连接两座电站的锦屏山交通隧道(垂直岩石覆盖厚度达2400米),清华大学的老师,敏锐地意识到,暗物质实验室的地址,有了!
2010年,实验室一期运行,就在锦屏山隧道中部。空间并不大,只有4000立方米,但填补了我国没有深地实验室的空白。
经测定,锦屏地下实验室内的宇宙射线通量,可以降到地面水平的千万分之一到亿分之一,是目前国际上宇宙射线通量最低的地下实验室,也是全球岩石覆盖厚度最深的地下实验室。(2022/07/05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