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客观说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主观客观说
今读,上交大教授何帆近作“专家和门外汉,你该听谁的?”深入浅出,针对性、前瞻性和哲理性醍醐灌顶,感人至深。
回想起,三十一年前,水利部委托海河大学社科系举办“水利系统思政工作培训班”,结业拙文,引用爱因斯坦箴言“物理问题单纯,人际关系复杂”谈了认识。
这都涉及内涵意义,主观客观要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意念。
一般情况下,专家在一个领域内深耕多年,积累了很多知识,同时经过专业的训练,提供一个逻辑上自洽的推理体系。
如果专家说这件事情肯定做不成,那有可能只是因为他没有见过有人成功。对于已知的东西,专家非常熟悉,非常自信。但对于未知的东西,专家并不熟悉,也不自信。这种情况下,你要慎重地听取专家的意见,但也不要固步自封,你还要加上自己的判断。
统计学鼻祖高尔顿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在集市上看到有一群人在猜一头公牛有多重。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大家猜测的平均重量和牛的实际重量之间的误差很小。所以,如果可以集合集体智慧,那么就更容易找到事实的真相。
一般人总是觉得,应该内行领导外行。
如果是外行领导内行呢?比如这个领导就是一个普通的党政干部,他知道自己不是专家,那么,他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依靠的是常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人情世故。
用专家的派头处理人际关系和用世俗的智慧处理人际关系,谁能做得更好?
如果是一群专家,还有一群门外汉,你应该听谁的?
答案是:千万不要听一群专家的。为什么呢?如果只是一个专家,当他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时候,更多依据的是自己的专业判断。可是当一群专家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不仅要考虑专业判断,还要考虑自己的社会声誉。(2022-05-25财新网何帆)(2022/06/05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