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houren
zhoure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19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事重温

(2022-05-21 19:15:26)
标签:

杂谈

分类: 雜感

网事重温

网事重温

最近写的新浪博客两篇日记,是有关网络故障与排除亲历之事。

刚好,《万物》五月号特别报道:“漫游互联网”,其内容珠联璧合,颇为鲜活有趣。

一、

有了互联网,我们身处此地,却能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是现在速度最快的通信方式,若将消息从英国伦敦发送到澳大利亚悉尼仅需1/4秒(250 毫秒

互联网早期主要为研究机构和军事部门服务,共享文件、传递消息,但操作复杂,界面也不友好。

1990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蒂姆·伯纳斯·李,尝试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让人能更轻松地获取信息系统。这就是万维网(WWW)。随着万维网的发明,互联网上的信息爆炸式增长。1993年,核子中心蒂姆向所有人免费提供了这项技术。

互联网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是由公司、政府、研究组织或个人管理的网络集合体。尽管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它的运行模式,但每个人都可以上传内容、不断扩展互联网的体量。1993年,互联网上的网站只有不到150个,而今增长到近20亿。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及沟通方式。

二、

互联网看起来像是一张虚无缥缈的大网,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很多时候我们不用连任何线缆,就可以连接到网络,浏览各种图片,或是直接从云端播放电影,发送和接收数据都像凭空完成的。但在物理层面上,互联网的实现过程却非常扎实:它本质上就是一个由数十亿公里长的线缆,和数百万台计算机组成的巨型网络。

在家里,互联网的入口是光网络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猫”。它通过光纤连着室外的网络箱。此箱集合了许多条光纤。这套系统将WI-FI的无线电波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转换为光纤脉冲信号。

光缆有许多节点,每个节点都有一个路由器。其主要作用,就是找到最通畅的那条路,读取双方的IP地址。互联网体量庞大,变化迅速,路由器不可能知道所有计算机的IP地址。它显示的只本地网络连接的地址簿。

如果数据传输的目的地不在路由表上,也就是IP地址不属于所在的本地网络,路由器会将目的地传递给层级更高的路由器。最终送达匹配IP地址的计算机。

三、

2019年,SpaceX公司发射了60颗卫星,如今已经成为“星链”卫星网络的一部分(它总计需要42000颗卫星)。

“星链”计划旨在将高速互联网带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目前,通有光缆的地方才能接入高速互联网,而对于偏远地区,通信卫星虽然可以提供互联网服务,但网速非常慢。而“星链”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以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的速度绕地球运行。信号能覆盖广阔的地球衣表面,能轻易找到它。但因为传输需要时间也很长。

SpaceX希望通过低轨道卫星来改变现状。由于离地面较近,每颗低轨道卫星只会覆盖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区域,也不会总固定在同一地点的上空,所以需要成千上万这样的卫星才确保覆盖全球。

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在太阳光照射下,“星链”卫星会反光,从空中飞过时,就会影响天文观测,试图通过调整卫星倾斜角度、加装遮阳板等减轻对天文观测不利影响。另外,密集的“星链”占据了很多轨道空间,对近轨的空间站等带来严重威胁。(2022/05/22老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