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一座城市的“幸福林带”》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喜读《一座城市的“幸福林带”》
“幸福”二字,耳熟能详、引人遥想。城市街道冠名幸福的,真难以计其数。然而,西安东郊的幸福路(林带)却来之不易、不虚一行。
-A
50年代,苏联援建的156经济项目,在西安有17个,其中6个奠基就在幸福路(林带)。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1953年“一五”年计划,来自四面八方,特别是东北建设者较多,舍“小家”为国家,不怕苦、不畏死,风餐雨宿硬是在亘古秦川原野上,快速盖起一座座工厂、和鳞次栉比小区,街坊编号从14排到17。步入其中,时光仿佛倒转——杨树参天,苏式风格的建筑整齐坐落。
命名为华山、黄河等六座现代化工业企业相继竣工投产,与西安古老城区辉映成趣,给西安市民凭添无比的欢乐和活力。
-B
幸福路的光辉岁月,从史料中窥见一二:高级照相机“和平牌”在西光试制成功,华山厂生产的83号产品为西安摘得第一枚国家金质奖…“刘少奇、朱德来咱们厂视察了…”。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当时国家政策的调整,黄河厂从生产雷达到生产电视。
1980年,12英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仿制成功。1983年,黄河厂用8个月时间,建成西北地区第一条彩电生产线。黄河牌彩电一时风行全国。由于竞争激烈,1996年,出现“巨亏”。与此同时,幸福路沿线与黄河厂同龄的多家老国企,也先后出现经营困难。
-C
2012年12月,西安市政府通过了《幸福路区域总体规划》,招商引资,历经半个多世纪,幸福路林带,终于在今年7月1日正式建成开放,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及地下空间利用工程之一,并被寄予带动西安东部地区发展的期望。
夜幕降临,幸福林带的地下商场里,257家不同品牌的门店,内外灯火通明。
走过世纪之交的艰难时刻,黄河集团,近年来的营业收入,稳定在20亿元以上,去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华山厂则在西安渭北工业区建起新厂区,重整河山,逐渐走出困境。
一头连接历史和过往,一头连着现实与未来。5.85公里,5万多棵绿树,穿过23个下沉广场,和34个“水滴”天井,幸福林带之中,蕴藏着一座城市追寻幸福的“进阶史”。(2021/09/05老邓)
附图4幅:
-1、

-2、
-3、
-4、
(2021/09/05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