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之光——黄令仪院士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巾帼之光——黄令仪院士
献给第110个“3.8”国际妇女节
智能芯片一直是我国的科技短板,每年我国向发达国家进口芯片的总值就超过了1.4万亿。82岁老科学家黄令仪打破美国垄断,挽回中国万亿市场。
黄令仪,1936年广西南宁生人,1958年大学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留校任教,创建了半导体专业,居然真的把半导体二极管搞了出来。
1989年,黄令仪被派到美国出差,考察回来后,黄令仪就潜心钻研各种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在德国纽纶堡召开的博览会上黄令仪的作品被评为银奖。
进入21世纪,手机、电脑、甚至卫星潜艇,哪样东西都少不了芯片,此时打造一颗“中国芯”已经刻不容缓。黄令仪院士,这个曾被誉为美国最为忌惮的中国人,毅然放弃优厚的退休生活,扛起了打造“中国芯”的大旗。
2002年,黄令仪(66岁)院士第一次见到了从事系统设计的胡伟武,两个人一拍即合,物理设计和系统设计无缝结合。立下军令状“再苦再难,必须摆脱受制于美日的困境,必须为中国人换上中国芯。直至成功,我才能踏实退休,否则,我们所有研发人员,都将愧对祖国。”真的把龙芯2做出来了。
在82岁高龄的黄令仪院士心血浇筑下,新一代龙芯3号成功问世,打破美国严密防护多年的技术。龙芯3具用64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能进行240亿次的运算,挽回我国亿万市场。
如今,84岁高龄的黄令仪,依旧活跃在科研一线“春蚕吐丝十五载,铸就一颗中国芯”这句话就是对黄令仪院士最好的写照。(2021/01/13易网苏神)(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