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卫星通讯与定位?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何谓卫星通讯与定位?
近读“北斗向球组网冲刺”新闻,联想起曾风糜一时的摩托罗拉铱星通讯,而卫星通讯与手机通讯有何区别呢?
铱星★通讯采用了星上处理和星间链路技术,相当于把地面蜂窝网倒置在空中,使地面实现无缝隙通讯;解决了卫星网与地面蜂窝网之间的跨协议漫游..它与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相比有两大优势:一是轨道低,质量高;二是不需要专门的地面接受站,就使地球上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通信变得畅通无阻,所以说,铱星系统开始了个人卫星通信的新时代。
但是,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在移动通信的市场中,出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和最近问世的同温层平台移动通信系统(HAPS)三分天下的局面。
因铱星系统的缺陷一是终端笨重:不能提供基于手持机实现的个人移动通信业务;再是价格昂贵:仅用户语音终端就达3000至数万美元不等.而空间段费用也达每分钟3~7美元等。1998年11月1日正式将铱星系统投入使用时,传统的手机已经完全占领了市场,使铱星公司亏损巨大,1999年3月17日,铱星公司正式宣布破产。
需注意“通讯”≠“定位”。中国“北斗”和美国GPS系指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它极大地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而我国北斗工程启动时,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已经分别发射了20多颗导航卫星,占用了最适合卫星导航的黄金频段。2000年4月18日,我国申报国际电联规则,必须在7年内发射导航卫星,并成功发射和接收相应频率信号,否则不能取得合法地位。2005年我国发射3颗北斗试验卫星,但不具备主动发射下信号的能力。北斗人背水一战,2007年4月17日4时11分,卫星起飞,于20时许传回了信号。此时,距国际电联”七年之限“只剩不到4个小时,抢在“关门”前加入“导航俱乐部”。
2019年9月23日,我国在西昌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拉开了北斗三号从基本系统向完整系统大步迈进的高密发射序幕。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理念,敞开胸怀,等待世界的接纳。(2019/10/07老邓)
注:★--.铱星运行在7条轨道、每轨有11颗卫星,就像化学元素铱(Ir)原子核外的77个电子围绕其运转。后来经过计算证实,6条轨道就够了,于是,卫星总数减少到66颗,但仍习惯称为铱星。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