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产于某些软体动物体内,因异物进人壳内而逐渐被母体分泌出的珍珠质所包围而形成了珠状颗粒。一般来说,珠蚌越老珍珠也越大,所以有“老蚌生珠”的说法。
珍珠具同心环状结构,形成放射状的珍珠层,光线的作用使这些放射状的珍珠层产生虹彩光泽,即珠光。
珍珠一般呈球形或近球形。因为珍珠具有多层的结构(平均1000层/0.5毫米),所以韧性与弹性都比较强,根据测验,在20厘米的高处自由下落,其反弹的高度约们厘米,这与同体积而不同成分的球体相比,其弹跳高度要高很多,因此也可将此作为与玻璃、树脂仿珍珠等的鉴别特征。
1、颜色:浅色(粉红色、白色),彩色(红色、绿色、金黄色),黑色(紫色、蓝色、黑色);伴色:粉红色、蓝色和绿色,由珍珠表面透明的层状结构对光的干涉与衍射共同作用而成。
2、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微透明至不透明。
3、光泽:珍珠光泽,取决于珍珠层厚度、珍珠层排列方式、透明度及表面形貌。
4、密度海水珠2.61克/厘米3~2.85克/厘米3;淡水珠2,66克/厘米3~2.78克/厘米3
5、折射率(点测):1.53~156,与珍珠表面光洁度有关。
6、发光体:黑珍珠,在长波紫外线下呈弱至中等的红色、橙红色荧光;其他颜色珍珠呈现无至强的浅蓝色、黄色、绿色、粉红色荧光。
7、其他:遇酸起泡,过热燃烧变成褐色。
8、肉眼观察:同心放射层状结构,表面生长纹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