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3801)(3802)
(2023-05-03 12:49:46)分类: 成长导航 |
人生哲理(3801)
转载摘录 妮子 雷瑊君及新浪微博
老子曰:“大辩若讷。”表面上看好像嘴很笨,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的人,可能才是真正会说话的人。会说话跟说话多、说话快具有本质的区别。?平日里,那些心直口快之人,往往口无遮拦、信口开河,不经意间,可能就会伤害到他人;那些滔滔不绝之人,看似口若悬河,舌灿莲花,可能言之无物,喧宾夺主。真正厉害的人,尽管言语迟缓,却彰显缜密与扎实。
曾国潘说:“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真正有水平的人,说话之前,都先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才会显得慢悠悠。?这种人一般不轻易表态,不轻易下结论,然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要始终记住,一个家庭中,亲人比道理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感情比计较重要。遇事少责备,才是婚姻的保鲜剂。
身处低谷,过多的忧虑只是在消耗心力,以至于自己无从招架生活的暴风雨。 与其一个人自怨自艾,在逆境中渐渐消沉。
不如立即行动起来,积蓄力量,学会为自己撑伞。
人生就是一张脚步向前,步履不停的单程票。 那些路过的风景,走过的路,终是无法重来。 面对过往的美好,太多的留恋只会成为一种羁绊。
正如弘一法师所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
把生活当本书,唯有翻过这一页,才能开启新的篇章。
仓央嘉措说:“人生是场修行,苦乐全在心境。” 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不为外物所困扰,守得一颗淡然之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过好这一生的秘诀。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一条训言说: “一般觉得自己已经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人生,从来不惧努力太迟。
你与其在一次次醒悟与懊悔中来回折磨自己,不如立马行动起来。 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晚。
位置不同,所见风景也截然不同。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事,遭到不公正的对待。
怨恨与牢骚,只会把自己拖入负面情绪的漩涡,越陷越深。 可当你放大格局,换个位置观察,也许烦恼就会消失不见。
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 当一个人拥有和具备不属于自身年龄段的神韵,
那他一定经历了不属于他年龄段的苦难和阅历。
很喜欢罗翔老师的一句话: 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 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 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更要接受这个事实,
并且以乐观的心去应对这一切。
人生哲理(3802)
转载摘录 妮子 雷瑊君及新浪微博
时间不一定是解药, 但解药一定在时间里。 给时间以时间,让过去且过去。 人间,我们只来这一次, 吃想吃的饭,见想见的人,
看喜欢的美景,做自己喜欢的事。 才不枉走过人生这一遭。
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你洞察了人性幽微,对人对事就少了一些苛责,多了一些理解。看懂了一切,也就原谅了一切。
人生一世,内心应该充盈着欢喜安详,人的心里美好,自然产生善念,心中忿怒,自然产生恶念,所以古人说,善良的念头一发出,人就会有福气;恶的念头一产生,就会有厄运。
懂得时刻保持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让人保持尊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持守内心,把外在的道德标准变成内心的修养,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强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视角,不同的视角合在一起,才能看到世界的全貌。山不辞石方成其高,水不辞海方成其大。只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家,才不会管中窥豹,夜郎自大。一个人的格局、见识,都由此而来。聆听别人的建议、想法,是完善自我、事业进阶的必由之路。
功夫下在平时,多思考,多想办法,多提高自己,不要临时抱佛脚,那样一定会变得慌乱不堪。心态一崩,事情自然也就乱了。时时警惕,细心谨慎,雷厉风行,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主事人。
孔子评价颜回,说他不贰过。坦然认错,有错就改,不犯第二次。人都会犯错,不用苛责别人,不用诘难自己。认错改错,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做事就是修行。人生经历的大事小事,都是来渡我们的。在大事中提高能力,在小事里磨炼态度,在琐事中放大格局。当你修炼好自己,其他美好都会如约而至。不断精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做人永远不要自作聪明,不揭穿你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做事永远不要自以为是,
因为比你厉害的人都在默默看你表演。
(自欢乐的木子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