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3597)
(2022-10-14 10:35:19)分类: 成长导航 |
人生哲理(3597)
转载摘录 妮子 雷瑊君及新浪微博
一个经历过的人,事实证明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过度思索事情所带来的焦虑。人之所以痛苦,原因很多,其实更多的是过于执着,不肯放下,才完成了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人一生的劳苦,大多都源于与别人攀比,把自己做好,才能比别人更好。人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知道如何不痛快,所以,放下的多了,痛苦就少了,要有一颗“半称心”。
你出发之前,永远是梦想;当上路之后,永远是挑战。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欠缺成功的筹码,而是欠缺自信。所有的路,只有你脚踩上去了才知其远近和曲折!
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 听谤不怒不怨者,可以处烦嚣。 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 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举大略。
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读书录》(明)薛文清
得意时莫炫,失意时莫馁。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衰。三分靠运,七分靠己,
凡事不求十分,只求尽心;万事不讲圆满,只求尽力。
如果说,自信是一种能力的象征,那么,相信就是一种魄力和胸怀。星光不问赶路人,选择一件事,就要坚持去做,低头赶路,不问前程,就一定行。你的努力,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你的执着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如果有一天,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梦想,那你的梦想,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心宽看世界,到处都是门,路路皆通;心窄看世界,到处都是防盗门,门门锁死。人生的质量,与别人无关,只需要打开自己心底那扇门。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 就该告别年少轻狂意气用事的鲁莽, 这不是怂了,而是懂了, 是一种云淡风轻的修养,是一种千帆过尽的境界。
抬头是对生活的态度,低头是对岁月的宽容。
梁实秋曾说: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能做的事。” 人到中年,历经岁月磨难,尝遍生活苦甜。
对人生有了更通透的认识,更深刻的感悟。 逐渐明白想要过得舒心,就得学会约束自己: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心无遮拦是坦荡,口无遮拦是祸端。” 管不住嘴,最后只会祸延己身。
做人,不多嘴,才能祸少,不多言,日子才能安心过。
《格言联璧》有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中年以后,管住嘴,不道人短,不言人过,是一种高级的修养,也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
前一篇:人生哲理(3596)
后一篇:书卷气,举手投足见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