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得你
(2012-02-25 12:14:02)
子夜,我搭着从云南买回来的羊绒披肩躺在沙发上看肥皂剧时,接到十二的电话。
谈论起结婚的问题,她说父母都在催,但是自己对于未来却毫无着落。总是遇不到那个对的人。我们不断的降低对他人的条件与要求,可是却一再的对自己苛刻,不愿意将就,不愿意委屈,更不愿意埋没了自己那一腔满满的柔情。
我们都是平凡人,因而四分之三的生活是简单固定的,其余四分之一才是真正属于自己。而一旦现实开始厌倦童话,这四分之一总会轻轻地制造一点变化。
郑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我说,我找不到那样一个人,索性就铁了心放弃。
幸福是机缘,勉强或刻意都不会获取。
不论是我,还是十二,亦或者其他人,其实我们一直想要的幸福只是想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踏踏实实地对一个人好,并希望能够为他做一些事情:洗衣、做饭,购买纯棉的衣服,到了晚上,会在家里等他。在冬天,我希望我们一起走在飘有雪花的街上,他会把我的手放在他的掌心,不会觉得寒冷,我们深爱,天意人心,不可阻拦……
可是,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现实往往不会走进梦想中的情节。走到最后,两个人的初衷,变成一个人的结果。
没有谁会站在原地等你。
而一个人生活久了,已经习惯对任何变数镇定自若,像不断的背叛和丢失,像窘迫和失意。我们所希望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获得,而所有自身周遭发生的一切,亦只能自己来解决,心里是安静的,因为没有谁会在你身边保护你或者给你依靠与温暖。而旁人的怜悯则是杯水车薪,多半是幸灾乐祸或者无动于衷。
二十岁的时候,坐在街边,我会想象,想象会有那样一个人出现,干净而内敛,过来伸出手,然后带我走。以为三生石上是有过那样一个并排的名字。他会找到我,然后带我走……
而快步入三十岁时,已经遗忘二十岁的天真,一个人出差在陌生的城市时,独自坐在街边的咖啡厅,以没有现实感的方法发呆、以没有道德感的逻辑思考、以全无罪恶感的态度面对自己、更以缺乏是非感的观点看待对与错时,已经能够淡然做到没有目的感的爱着,并且清楚的告诉自己,心疼别人莫若心疼自己,冀望他人救助亦不若自力更生。
这便是时光的残忍,将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一小块一小块地慢慢变得坚韧……
可是,我们依然得承认,我们还未炉火纯青。因为在寒冷夜晚,那些以为已经沉寂在心里的寂寞,像杯碟里的烟灰般,因为冷清孤独而注水,然后慢慢得浮上心头。没有谁可以给你温暖的怀抱,翻着电话薄亦没有那样一个人愿意在深夜陪你说话,所以无所适从,只能打给自己的闺蜜或者好友。
心里满满的,都是怅然。
而曾经怎么深爱,亦不过是惘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