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古色潮乡 *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2015-07-01 18:00:29)
标签:

杂谈

【古色潮乡】

潮汕地区位处“省尾国角”,三面环山一面朝海,远离中原政治权利中心,民俗文化保留得较为完善。村落多聚族而居,依宗族、风水及美学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来营建,处处透着汉堂遗风。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e8a5287174ae5ad66dc94748187dfbba.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建筑文化被誉为“石头的史书”,潮汕建筑以规模宏伟、注重装饰为荣,民居平面类型很多,并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如“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等。各式飞檐、雕刻、窗棂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点金】

二厅一天井的四合院,由前厅、天井、后厅组成。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居四合院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2e3df5ba6f5938063d7f5454605a193.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天井两侧,前厅后厅之间是廊,称为南北厅,作为过道,也常设为厨室等。多为富贵人家所建,并常配有祖祠。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cbcb2aa856fb527b3315cbfe5b519e6.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有的四点金横向发展扩大规模,大厅、门厅两侧各有两房或三房,形成正屋和门楼间五开间或七开间,俗称为“五间过”或“七间过”。也有于一侧或两侧各加一“火巷”和“排屋”,分别称为“单背剑”和“双背剑”。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35776d8ffb4592c9cbe6ccd20b636ab0.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下山虎】

一厅一天井的三合院,是潮汕地区最常见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由“四点金”减去前厅及两间前房而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也有因用地的限制,“二伸手”的厢房为单泻水屋顶的廊房形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f65ddb25436ab980e77c2a5b5da1ef23.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下山虎”也可以叫“双跑狮”(如果大门侧升占去一侧“伸手”位置,则称为“单跑狮”),在乡村较为普遍使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45ebe2d09bb52df181d2759649f60aac.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驷马拖车】

以三厅二天井的祠堂为「车」,以祠堂两侧各纵向并排的二座「四点金」为「马」,以“火巷”与主座隔开,最外侧再加建“火巷”“排屋”围合,使之成为一座庞大的独立单元,庙、屋前均有宽广的大埕(广场),称“禾坪”,“禾坪”前均开一半月池。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125730e41628cfd26cdb903c9c771892.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另外还可于后面成片扩建“下山虎”、“四点金”,形成更为庞大的聚落,里面门巷相通,既分又合,可谓为传统的“安全生活小区”。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a3620990a140eaacb03c4401a73ac6b1.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四马拖车”也称为 “三落二火巷一后包”,往往为大家庭或族亲联合建造的。揭阳榕城北窖丁氏光禄公祠和澄海隆都陈慈黉故居是潮俗典型的“四马拖车”建筑。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7c4e0dcb154a8916ac5ecbb82855374f.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百凤朝阳】

俗称“三座落”、“三厅串”,较大规模的称“八厅相向”。由两座“四点金”纵向合并与扩充,整个平面系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建筑共三进三座(“八厅相向”为四进四座)三开间平行布置,相邻两座中间均隔着天井,天井两侧各有厢房连接各座形成围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3c92a89ef91959476531505e3d3dc5d.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主体建筑两侧各有一列或两列排房,即俗称之“从厝”,以巷隔开,称“火巷”,“从厝”排屋一般是“一厅四房五间过”,或由两组一厅二房连成;主体建筑后面又有一列排屋,与两侧“从厝”排屋相连,与后厅以巷隔开,此为“后包”;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12c4965009c563af654a99de84888c83.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整座的正门开于门楼间中央,门前有一大埕,大埕两侧均开有门,称“龙虎门”。此宅院的平面形式和客家之“三堂二横”围龙屋十分相似。真正的“百凤朝阳”还要求要有一百间房屋。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23010d74eb956b9fb4b375b70b55c87b.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竹竿厝】

多间连体的房屋,以布局狭长而得名,厨房客厅住房天井排列成狭长的空间,组合位置无规则,类乎广府民居中之“竹竿屋”。传统建筑形式。是一种发居平房,以布局面窄而细长,犹如竹竿而取名。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d26088e901082b7adeb8cd8e1534bbbd.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一种是从厨房进入天井、客厅,一种是从客厅经天井到卧室、厨房等等。竹竿厝还有由厅、房、天井再组合变成如“单背剑”等形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65a696a1e1fa84a7fbdcc52c450a4932.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竹竿厝占地少,又能在狭长或临街土地上建成,构筑时由天井、客厅与编廊灵活组合,虽有左右邻居,仍能解决天井采光通风和排水等问题,故长期沿用。现代竿厝已逐渐被现代化建筑所代替,在潮汕城镇和家村已不多见。


【书斋】

潮人尚学,民居中常设书斋。一种供男人读书、休息、会友和小文娱的建筑,这种建筑不同于普通住宅,但也是庭院式,有围墙与大门,进大门便是庭埕或天井,正座是一正厅两边房,连着走廊或拜亭。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3ffb2f82308ccb7fc5f352e74f064d76.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庭埕或天井中常种花卉,宗族中的读书人或族绅可以在这里进出,清代常以这种地方办起私塾,聘师教育族内少年儿童。(但私塾不一定办在书斋,在祠堂中也有之。)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75d3d99818703e66163ffe02faf47936.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书斋地方,不让妇女居住,平时妇女也很少进入。虽是较文雅地方,然而在封建礼教中,男女活动界限分明,妇女除了寻人与问话外,也就不常进书斋了。


【堡寨楼】

大规模集屋式民居群体,聚居人数动辄过万,不同于传统中那种临时木栅寨,而是以灰、土、沙、石、木材等材料构筑成之永久性建筑。为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是宋代以前在中原地区流行的“祠宅合一”的建筑体系的复制。寨子外墙厚实,可以很好的抗击台风和暴雨的侵袭,基本是封闭的,门窗均向内开,通过两三个寨门与外部联系,如此即可防寇盗、又有利于防风、防水。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74a656bd06fb53e4db21b736841b9cbe.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从平面上可分为“方寨”、“圆寨”,从外围护方式可分为围楼和围墙。“方寨”最有名的为潮州的龙胡寨;“圆寨”即土楼,与闽西土楼一样,潮语区之潮安凤凰、铁铺、磷溪、官塘、澄海之莲华诸镇皆有,据统计潮汕人的土楼比客家人的还要多一些,只是没有闽西客家人的土楼有名,另外中国最大的土楼也在潮汕,即饶平的道韵楼。堡寨多分布于乡村,根据不完全统计,潮州古寨有700多座(包括遗址)。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02deb80fdd356fc44a41079bb9700fac.jpg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TITLE="❤ 古色潮乡 你不知道的那些潮汕古建筑格局!"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