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的节奏》教学设计

(2016-06-12 11:02:21)
标签:

课堂教学

分类: 教学成果

《雨的节奏》

----音乐小游戏

课题:《雨的节奏》

版本:花城版二年级下册第12

教材分析:这一课主要是对过去学习的节奏做一个总结和再巩固,结合歌曲的编创对节奏和音高(五声音阶)也同时做个梳理和强化。

教学目标:

1、  通过《雨的节奏》学习,让学生巩固X X X XXXX XX X这四种节奏

2、  通过小组合作,结合五声音阶12356İ,给节奏创编音乐短句。

3、  能演唱自己编创的小曲,并配以乐器敲击节奏。

重点:能较平稳地把X X X XXXX XX X这四种节奏表现出来。

难点:配合节奏的旋律编创。

教学用具:钢琴、小型打击乐器、幻灯片、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创设情境

1、  猜谜语: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

2、  按节奏读句子。

师:看看小蚂蚁在干什么?

2/4  X   X    | X   X  X  | X   X  | X   X  X  |

       |   |   |   |

3/4  X  X  X  X    | X  X  X  X    ǁ

  | 一点      ǁ

师:你能按照节奏把这些句子读完整吗?

师:你知道小蚂蚁什么情况下会成群的出来搬东西啊?

3、  听声音辨节奏。

师:大家听听是什么声音?(PPT,雨声、打雷下雨的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先是小雨接着大一点,后面又打雷下大雨

····

师:都听出来是下雨的声音啦!那你是喜欢小雨还是中雨?或者大雨?

生:····

师:那你们能模仿一下各种下雨的声音或者用动作表现?

生:····

师:嗯,老师觉得你们模仿雨的动作和声音真像啊···

(设计意图:低年级音乐课中的节奏训练,一定要设计得有趣一点,好的设计会使节奏训练变得更有趣,更高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蚂蚁引出下雨,由下雨引出雨声,由雨声引出课题。)

 

二、            自主探究

1、  可是,我们要去春游啊,如果雨一直下怎么办?要不我们先等等吧,看看雨会不会停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幻灯片出示)

  幻灯片出示小雨的节奏:

2/4  ×  × | ×  ×| ×  ×| ×  ×| × 0 ǁ

      停,改  天     吧!

师:你能帮老师读出来吗?你觉得要是给它配个小乐器,配什么乐器好呢?

你觉得哪样乐器适合小雨的声音?其中一组自选乐器打击节奏。(沙锤)

 

  幻灯片出示中雨的节奏:

2/4 ×  × | ××  ×| ××  ××  |×  × ǁ

  呀   快停  吧,我们  要去     游。

师:接下来看看哪个小组能读这一条?我们再给中雨配个小乐器好不好?

你觉得那样乐器适合中雨的声音呢?小组用乐器打击节奏。(响板)

 

  幻灯片出示大雨的节奏:

 2/4 ××××  ××××| ×××  ××× |××  ×ǁ

   雨儿快停,雨儿快停,别下啦,别下啦,别下  啦!

师:这条哪个小组又能试试呢?我们再给大雨配个小乐器吧?(铃鼓)

 

  幻灯片出示雨即将停的节奏:

2/4 ×  × | ××  × | ×  ×| ×  × ǁ

                   快停  了,       了。

师:剩下最后一个小组了,就你们啦!你们觉得用什么合适呢?

启发用我们的嘴最好了!嘘----

 

(设计意图:引入三种节奏型,把下雨的感觉引用到节奏当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节奏,并能选用适当的打击乐器来展示各种节奏,在训练当中巩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

 

 

三、 合作创编、小组交流

1、教师启发学生用以上节奏结合下雨的情节创编短旋律。

师: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小音库中的五个音进行编创(12356İ)吗?我们一起试试吧,分四个小组进行。(给足时间)

 

2、老师随机选择每个小组创编的旋律在钢琴上试奏,全班同学评价选出比较合适的旋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3、全班一起试着唱唱学生自己编的歌曲,给予表扬及鼓励。

学生试唱时也要强调情绪与声音的配合!

 

(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妙地将×、××××××节奏编入故事,再调动学生“小音库”中所储存的五声音阶12356五个音,结合固定节奏为歌词进行创编音乐短句活动,在小组合作交流创编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合作表演、汇报展示

教师把学生创编的作品进行指导整合,把各小组创编的乐句按雨的情节连成音

乐剧,请同学们分角色表演出来(分旁白、歌唱组、伴奏组、声势组等)学生可配上伴奏(生活中的音源或敲击乐器)进行演唱。

 

五、            评价:

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教师点评贯穿始终。

 

 

 

 

 

 

教学反思:

音乐是一种由一定节奏组织的、通过时间而展开的艺术。把音乐的各种音响、音调要素在时间上加以组织,这就是音乐节奏的功能,音乐的节奏感可以既是一种基本的音乐才能,不仅有胜利的基础,还有心理的感情作用在内,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显得尤为重要,节奏感的训练应从律动教学开始。本节课的开头设计便融入了律动教学,也相对有创意;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型是进行节奏训练的第一步,也是学好节奏的前提。教师如果不采取任何方法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识记,那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十分有害。

本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模仿生活场景不同程度的“下雨”,来掌握四分、八分、前十六后八、四十六等基本节奏型,等到全体学生对节奏有了一定感受,对节奏型的掌握较熟练之后,我就引导他们来进行旋律创编了,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创编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对音乐探索的欲望,在接下去的试听体验、试唱环节中他们也颇有成就感。整节课总体上遗憾的是时间上把握不太好,为了给第三环节创编足够的时间,在第二环节合作学习上稍做了简化,尽管如此第四环节的总体展示仍没能保证,总体来讲学生的课堂表现很好,特别是第三环节的分小组创编活动,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行动,只不过在视唱中稍显学生音准音高掌握不是很完美,若在创编环节带入音高的练习我相信学生在把握的程度上也会好一些,对于音高的掌握仍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与积累。

 最后听课老师们反映我的着装很好,关于这点我觉得很欣慰,虽然自己没感觉到什么特别,但至少是在肯定我对待教学和学生很认真,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是别人仍然能感受得到。不管怎样,公开课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我煎熬在思考和学习中,但我乐此不疲!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一如既往的保持激情,我相信我的教育之路充满坎坷,但也一定是充满快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