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风台的"卫士"一一作者刘山

(2016-03-01 09:58:48)
标签:

军旅

情感

回忆

分类: 军旅生涯、战友
http://s10/mw690/002YmqBnzy6ZMgfRCaZ09&690

                   大风台的“卫士”
提起大风台“卫士”,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我这里提到的“卫士”,不是海军战士,而是军中的一条狗,一条非常普通的柴狗,它虽然没有狼狗黑背、狼青那样的高大、雄猛,但它却十分聪明、灵巧、听话,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具有坚强的毅力,对我们管理所非常忠诚。

记得还是在码头管理所担任指导员的时候,那时的大风台,山顶上光秃秃的,只长了一些野生黄花,中午午休时,常和文书一起上山采黄花,采回后用开水烫一下,晒干了炒肉吃,其味道是十分鲜美的。
有时我们也上山,去刨一种叫丹参的药材,山顶上特别多,开着紫白色的小花,暗红色的根,主要是取其根晒干,然后泡水喝,具有舒筋活血,凉血化淤,降脂、降压等功能。大约在七九年春天,水警区领导将大风台列入了义务植树基地,划片分别由各部队,集体植树造林,主要树种:山顶上多为洋槐,山下有少量的国槐和侧柏。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山上山下很快就栽上了树木。为了让这些树木尽快成林,防止人为破坏,水警区领导将看山护林的任务交给了我们管理所,为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们在山上建了房子,结合护林任务,我们还办起了养鸡场,接了一千多只鸡,安排战士小郑上山负责管护,同时还配备了一条柴狗,协助看山护林,我们给它起个名子叫“卫士”。这位“卫士”从此长年坚守在大风台,从不讲究吃喝,只是奉献,昼夜巡逻在山上,发现有人上山,立即吼叫,特别是对那些上山采槐花,砍树枝的人,更是汪汪地叫个不停,直至把他们赶走才罢休。“卫士”不仅看山护林,而且还协助小郑在山上养鸡,小郑经常将鸡群赶到林下,让其自然在林间捉虫子,逮蚂蚱,“卫士”就守在鸡群旁,上千只鸡自由活动,追来追去,就是不敢离开集体,因为哪只鸡离开鸡群,“卫士”马上跑过去,将其赶入群内。在山上巡逻时,“卫士”非常认真,发现有人破坏林木,坚决不放过,冲着他们汪汪地叫个不停,有时还飞快下山,跑到所部求援,让所里派人上山协助。
那天是星期日,大家都在午休,“卫士”发现有人在战士种的菜地里摘茄子、辣椒等蔬菜,还有两个人在伙房偷着装煤,立即一阵狂叫,然后又跑到所里叫人,我们知道有情况,马上和“卫士”来到现场,正好将摘莱的和偷煤者逮个正着,将其带到所里教育一番,待他们承认错误,表示悔改后才放了他们,在他们既将离开时,“卫士”却不肯放过,在前面拦着不让走,汪汪地叫着,在我们的护送下,才算走出营房。
提起“卫士” 的贡献,它还曾两次参加过我们海军军事演习,为部队建设献出了脾、断过腿。那是八O年七月,水警区后勤部举行的登陆艇抢滩登陆演习,其中有后勤补给和输送伤员项目,需要将伤、病员送到战地医院救护,战地医院设在离海边一公里的厂房里,主要由医疗所负责,有医生和护士,为从实战演练出发,伤员就以狗来代替,现场实施手术,经后勤部卫生科与我们协商,就让“卫士”参加了演习,那天汽车来到大风台,将“卫士”拉走了,直奔演习场地,一路的颠簸,翻山越岭,穿越村庄,行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战地医院,大约距我们码头管理所有一百多里路。在演习中,医生对“卫士”实施了脾切除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演习结束后,不知“卫士”被车拉回了医疗所,还是被丢在了战地医院。既使是拉回医疗所,距我们沙子码头也有二十多里路,几天后,“卫士”居然回到了大风台山上,身上的伤口还未愈合,我们感到很惊喜,这么远的路,它又是被车拉走的,怎么能找回来呢?真是奇迹,只见它每天在山上,用自己的舌头舔呀舔着伤口,很快就全愈了。好了以后,它仍然守在山上,坚守着自己的职责,看山护林。第二年八月,“卫士”又一次参加了军演,这次演习和上次的地点、方式都差不多,“卫士”依然担当伤员任务,它的右后腿被弄断了,医生给其实施了接骨手术,固定了夹板,绑上了绷带。一星期后,“卫士”又奇迹般地出现在大风台山上,这么远的路程,它身上还带着夹板,一瘸一拐地在回来的路上,不知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走路还要躲着车辆和人员,不知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它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以惊人的毅力跑回来了,实在让人感动。回到大风台以后,它用牙齿撕掉了绷带,丢去了夹板,仍然用舌头舔着伤口,很快腿就好了,但却留下了残疾,走起路来有些瘸,可“卫士”並不在乎,依然坚守在山上,守护着林木。大风台很快绿起来了,山上的林木郁郁葱葱,十分茂密旺盛,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春、夏季满山的槐花雪白一片,沁人心脾。可谁又知道,“卫士”在其中却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八二年十月,我被调到了水警区政治部,告别了“卫士”,它仍然在大风台上默默地奉献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