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2012-06-27 13:36:04)
标签:
杂谈 |
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在诸多教育模式中,意大利的瑞吉欧方案教育体系无疑是非常先进的,它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核心是借助美术形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动手、想象等能力,它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需求和教育需求,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让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经过教师的指引和自己的探索,学会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方案教学的特点
从教师角度出发,方案教学强调教师应尊重儿童和满足儿童的需要,应鼓励儿童与环境发生有意义的互动;从儿童角度出发,方案教学则强调儿童主动参与自己的研究方案。
1. 完整性 : 以培养完整的个人为其教育目的。重视儿童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选择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而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科目的学习。
2. 活动的平衡性 : 提倡方案课程并不表示它就是唯一的教学方法,配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儿童的个别差异,可提供多样的教学方法。
3. 生活性 : 学习内容应紧贴儿童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经验。
4. 挑战性 : 由于方案课程属于非结构性的课程,教学系透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那些待解决的问题在事先未必都可预期得到,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满挑战性。
5. 共生意识性 : 强调透过团体力量来解决问题。
6. 主动性 : 强调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内在的动机而非外在的动机。
7. 互动性 : 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力。方案课程强调同伴教导、同伴合作和合作学习方式中的同伴关系外,同时也强调老师在儿童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方案课程中,老师的角色属于一种引导式的参与。老师与儿童一起从事方案的进行,与儿童分享彼此的材料与观念,并且在儿童意见不合之际能以一种引发思考、反省的方式来加以回应,以帮助儿童形成问题,提出假设并发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8. 深入性 : 强调学习内容的深度。方案课程是针对一个主题做深入的探讨,使儿童成为某一个主题的专家,而不只是给儿童一些表面的、浅显的记忆性知识而已。
9. 参与性 : 强调做中学的理念。
10. 独特性 : 每一个个体的能力与兴趣都具有独特性。强调课程的发展以儿童的能力与兴趣为依据,儿童才是决定教学内容的主体。
二、方案教学的实施过程
方案教学可用于个别教学,也可用于在小团体和大团体的教学。
(一)
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应该依据所选择的主题是否与幼儿的生活相贴近,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此外,还应依据能否充分运用幼儿园或者社区所具有的可利用的资源。主题可由教师选择,也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决定。
(二)编制主题网络
主题网络由许多与主题有关的子题编制而成。以主题为中心,将各子题通过短线与主题联系,就可编织成一个类似蜘蛛网的主题网络。 将主题网络中的子题“放大”,并以某一子题为新的主题发展成为另一新的主题网络,这是方案教学中长采用的一种策略。
(三)
方案开始时讨论应给儿童深刻的印象,引发儿童的好奇和兴趣;提供儿童相当比例的与主题有关的非结构化活动,对于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及其已有经验也是十分有益的,这些非结构化的活动包括戏剧扮演、涂鸦或绘画等等。 在方案活动开展过程中,师生双方始终处于积极的互动状态中,多种类型的活动保证了这种互动作用。 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占重要的单位。家长和社区各类人员能为儿童提供大量的物品和信息,这对于主题的开展与深入都十分有益。 一个方案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也可持续 1-2 个月,在活动过程中,还可通过班级会、参观活动、展示成果、报告研讨等各种形式,使活动更具活力,对儿童产生更大吸引力。
三、通过学习瑞吉欧方案的教学思想,结合课堂教学试验,我在探索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走进儿童的心灵
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马拉古齐的一首诗《其实有一百》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在这首诗中,首先我们可以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富有巨大潜能的,他自己能够思考、认识和发现,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其次,我们不能压制孩子,应让孩子充分表现其潜能,而不是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之中。
在走进儿童心灵的思想影响下,我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与他们一起去研究、去探索、去解决,我相信孩子随时随地都能够提出建议、问题、线索和解决途径,同时这也能给自己启发和帮助,走出“未知领域”。
在“大树和小花”这一主题中,我们利用餐后散步的机会和小朋友在幼儿园共同收集各种树叶装在篮筐里。课堂组织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小朋友,这是我们大家捡来的树叶,你挑一片你最喜欢的叶子,讲讲这个叶子是什么树叶,你为什么喜欢它”,“你看看篮筐里树叶的颜色、形状怎样?”,“你摸上去是怎么样的?”,“这些树叶上的花纹都一样吗?”在这些问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踊跃发言,把他们看到的、感觉到的树叶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之后我还组织幼儿讨论,“小朋友,你们说树叶有生命吗?它会长大吗?如果它离开的大树会死掉吗?”并带领小朋友做实验,在花盆里种一棵小树苗,请幼儿每天都给它浇水,过了一段时间,小树苗长高了,树叶也跟着变大了。而我们捡来的树叶则变干、发黄了。
(二)加强师生交往互动
在瑞吉欧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没有给孩子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材料,使他们自主的创作和探索。同样教师也是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他作为局内人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孩子一起工作、思考,但他又扮演一个局外人的角色,始终关注着孩子的状态以及活动的进展情况,适时地、自然地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要求为他们提供各种媒介和帮助,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促进主题的深化。所以,教育若没有孩子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走上传统的老路,成为灌输式的教育;反之缺少了教师的支撑、引导,学习过程就可能变成毫无目的、放任自流的玩耍。幼儿的知识是在师生共创的宽松、自由、融洽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和教师有效的指导逐渐建构起来的。
1、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去探索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孩子们喜欢新鲜的、有吸引力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上适当的语气甚至运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出的问题富于启发性,语言生动形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且要
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幼儿提出问题。如在“有用的弹簧”这一活动中,我们准备了各种有弹簧的玩具以及图片,带领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让幼儿边玩边观察。教师提问:“弹簧有什么作用?”、“圆珠笔为什么会跳?”小朋友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言。接着我又请幼儿自己摆弄、操作装弹簧与不装弹簧的圆珠笔,很多幼儿都能直接说到是因为加了弹簧所以圆珠笔才能跳起来。接着我再把圆珠笔拆开,逐一出示摇摇零件,告诉幼儿是小弹簧让圆珠笔跳起来的。这样在观察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探究,使幼儿对圆珠笔跳起来的现象产生兴趣,引发探索的愿望;自己探索、发现圆珠笔虽由多个零件组装而成,但使之跳起来的关键的弹簧。
2、幼儿齐动手协作,在交流、尝试中提高能力
幼儿生性好奇、好动,好胜、好模仿,他们能够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尝试创新。而自主性学习又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又尝试让幼儿自己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合作活动,在交流、尝试中提高能力。如在“吹泡泡”这一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得到了充分发挥。首先我们带幼儿到自然角找到自己的种植盒,在示范了种植方法之后请幼儿尝试种植。刚开始幼儿都显得比较笨拙,但是几个小伙伴互相帮忙,铲土的铲土,挖坑的挖坑,还小心翼翼地不让泥土冒出种植盒,最后再将洋花萝卜根朝下放进洞中,把土埋紧。到这里差不多收工了,但有小朋友问洋花萝卜渴了喝什么,饿了吃什么啊?又有小朋友立刻取来水给萝卜浇水。一切完成之后,每位幼儿在种植盒上贴上标签,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种的洋花萝卜。在种植的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交往互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看到自己参与探索和解决后的成果如此完美,得到大家的认可,幼儿自然萌发出自信,充分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在方案教学中,幼儿所探索的问题往往来自真实的生活,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孩子所熟悉时,他们就能更积极主动运用其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并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因此,方案教学的价值不在于获得某些特定知识,而在于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内容也是幼儿所熟悉的,研究这些问题任务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很主动,很得心应手,他们通过自由讨论、实验研究等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
四、方案活动的价值及启示
(一)方案活动的价值
在当今世界上,学前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也要有效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符合社会需要的轨道,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也好似东西方幼教工作者逐渐趋同的一个倾向。方案教学是较好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的一条途径,使教育应具有两种功能,既为社会服务的工具性功能和为人自身充分发展、创造条件的功能得以较为完善结合。
(二)给我们的启示
1 、在方案活动中,幼儿与教师共同深入细致地探索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并且充分利用大量的视觉和图象的表现形式。幼儿使用他们已经幼年已经拥有的图象技能,即图画、彩绘和其他图象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观察。可以说幼儿天生就有成长、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的愿望。
2 、当幼儿具有使用图画、彩绘等作为进一步讨论和工作的基础的经验时,他们会对此投入更大的关注。幼儿不必每天将作品带回家;当他们回家时,这些作品也不会用于被学习。
3 、较早地将观察的和写实的表现方式介绍给幼儿并不会影响幼儿使用媒体来进行抽象、想象性地表达的能力和愿望。
4 、幼儿主导的方案活动能够为师生互动提供丰富的内容。
5 、成人行为的许多特点都向幼儿显示,他们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被认真看待。这些信息并不是通过话语或通告直接传递,而是渗透在整个环境中,通过许多行动、准备和策略,间接地传递给幼儿。
6 、详细的记录和幼儿想法、作品的展示都可以激励幼儿的学习、教师的学习以及家长通过各种重要的方式参与幼儿的活动。
(三)方案活动中对教师的角色要求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方案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讲授者,而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交流者,儿童探究的 合作者与协助者,儿童发展过程的记录者和研究者。 由于方案教学的教学方式极具弹性,没有一种统一的模式,需要教师在师生互动运用智慧去把握教学过程,因此,方案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本人的素质,以及他对此种方式和教学的理解有重要关系。 比如,在传统的幼教环境中,师生之间交流的要旨如果不是关注日常例行的活动,便是关注幼儿自身的表现。而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工作本身,而不是在日常活动或幼儿在学业上的表现。成人和幼儿的心灵交流在于对事物共同的兴趣。他们平等地投入到活动过程中,探索想法和将要使用的技巧、材料,以及方案活动本身。幼儿的角色更多的是学习者,而不是接受指导的对象。
通过学习、实践和探讨,我深有感受,认为瑞吉欧方案教学对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养成了自觉有效地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其交往互动情感。应该说,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能力的培养,而瑞吉欧方案教学为幼儿提高各种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不可多得的理论基础,它的教育理念和实际做法,是每一个成功的幼儿教育机构所必备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