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美术课堂
(2012-02-23 12:18:34)
标签:
杂谈 |
|
|
|
|
我校现用的美术教材是培智学校教科书,是针对中轻度智障学生编写的,而现在学校的学生的智力程度都是中重度,已 有的教材并不能给教师一个好的参考,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也很难全面照顾到。学校教育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智障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完成教学内容?在学生有限的学校生活中为他们设置什么教学内容?最近全国的普通小学、幼儿园等都在实施“图画书进课堂”,由于图画书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包含多元能力培养元素等因素,有些都把图画书当教材使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全国的很多出版社也都纷纷地引进国外优秀的图画书,儿童图画书有了蒸蒸日上的局面。图画书是低幼的读物,这也正好符合智障学生的特点,更能唤醒他们对学习的热情。除了可以将优秀的图画书作为阅读的载体,很多引进的优秀绘本,本身就是一件美术作品,图画书中既有美术的色彩、线条,构图形成的视觉美,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我尝试将部分图画书作为美术的教材,以自己对图画书的热情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有更好的收获。 一、图画书在培智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图画书中认识颜色 1、图画书《小青蛙的梦》,讲述的是一只小青蛙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红色,最后发现还是和草一样的颜色才安全,也能很快的捕到虫子。这一课我以“小青蛙的梦”为主题,分两个方面教学。一个是巩固颜色的认识。学生在认识十二种基本色的基础上,给小青蛙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即巩固对颜色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平涂技能。另一个是小青蛙的剪纸,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选取难易适中的图例,锻炼学生剪的技能,也同时巩固对绿颜色的认识。 2、图画书《小蓝和小黄》,小蓝和小黄是作者用蓝颜色和黄颜色的色纸用手撕出来的的圆纸片,看上去就像两大滴滴在白纸上的油漆,一蓝一黄两个色块!通过阅读,初步了解颜色的混合变化特性,知道黄色和蓝色混合能调配出绿色。通过实践,知道蓝色和红色混合能调配出紫色,黄色和红色混合能调配出橙色。认识三原色,学会用水粉颜料调色,巩固对红、黄、蓝、绿、紫、橙的认识。 3、图画书《彩虹色的花》,这本书作者采取壁画法,先在画布上涂上灰泥再绘制,画出富于立体感的特殊效果, 4、图画书《黄雨伞》,是一本用水粉颜料画的美丽无比的图画书。雨中,一把黄色的雨伞飘动在小路上。一会儿,蓝雨伞、红雨伞、绿雨伞、粉红雨伞也飘来了,它们飘过路口,飘过游乐场……看上去像是万紫千红的花朵。 1、《我的连衣裙》,这是一本作者“为了让孩子们觉得画好玩才创作出来的”图画书。
2、《阿罗有枝彩色笔》系列,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拿着一支笔,一路边走边画,画面简洁,以简笔画的形式作画,既符合智障学生的特点,也很有想象力。 3、《小达摩和小天狗》,故事中的小达摩顽皮可爱又有一点儿任性,看见小天狗拿的团扇、戴的帽子、鞋子、花等他没有,就急急忙忙跑回家去要。偏偏有一位乐于满足这些“胡搅蛮缠”的要求的老达摩,把各式各样的东西七七八八摆了一地。各种各样的扇子、帽子、鞋子、花等,正好开阔学生的眼见,是学生很好的临摹资料 1、《好饿的毛毛虫》、《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以及未引进出版的《爸爸请为我摘月亮》、《好寂寞的萤火虫》《好安静的蟋蟀》《好忙的蜘蛛》等图画书,这几本图书是同一个作者制作,采用剪、拼贴等方式制作而成。先画好各色的纸,剪好需要的外形,拼贴出动物的形象。通过看这几本书,学生可以根据图画书的形式,也来拼贴一幅这样漂亮的画。 2、《蹦》,可爱的插图、生动的画面、独特的设计……这是一本生动、有趣的低幼绘本。 1、《你不能带气球进大都会博物馆》,图画书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世界名画,收藏于博物馆的艺术珍品,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视野,打开了眼界,提高读者的欣赏力。 2、《看!各种角度看名画》,往上有……向下看……再有一次……看,但是偷偷地看……张大眼睛,从全新的角度,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伟大画作。有着丰富艺术教育经验的吉莉恩·沃尔夫精挑细选了十几幅世界名画,通过上、下、内、外、宏观以及细节等不同角度引导孩子欣赏大师名画。让学生跟随作者深入而幽默的解说,一起探访迷人的艺术世界。书中在每一幅画作的旁边都有一个实践的例子,利用这个例子,可以和学生一起尝试,谁说艺术离我们这群特殊学生远呢? 3、《看!身体怎么说话》,看!画家如何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来讲故事。每幅美丽的画作都传达出画里人物的态度或心情,看一看人的脸如何透露观感。不同手势又如何表达情感,身体姿态又如何凸显意图。通过这种新鲜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一起来看画!让学生看到、读到千百年来人类艺术发展长河中的不朽成果,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图画书与培智美术课堂教学结合的意义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