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的魅力
(2012-08-18 09:17:22)
标签:
杂谈 |
高中时候有位同学A,按照现在的审美标准,属于矮丑搓型的,他暗恋我们的班花B,也就是白富美,但是苦于天生不丽质,无从下手去实施自己的追求,直到后来他听说班花B喜欢动漫,于是便从很多渠道买了动漫书,让班花B在上课时偷偷放在课桌肚里埋头苦读,而在放学的时候,同学A便故意绕打圈子陪B回家,顺便探讨一下动漫中的人物和故事。A是个很有耐心和韧性的小伙,经过一学期的软磨硬泡,终于把妹成功。前两年据说两人结婚,开了家小超市,但是至今没有去拜访过。
动漫是很多人的记忆,或者是正在体验的一种视觉享受。我们小时候看的动漫都是国产的,而且大多具有教育意义,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啊(告诉我们不能随便认妈),三个和尚挑水吃(告诉我们不能太过计较)等等。虽然说教的意味强了一点,但是这些故事,还是在夏日的大院里,上有墨蓝色的夜空,下有坐在凉席上家长和小孩,还有嗡嗡叫的文字臭虫,通过一台电视机,丰富了我们童年的色彩。
后来日本的动画片引了进来,我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多啦A梦和灌篮高手。当时机器猫好像是通过中央一套的七巧板(或是大风车)独家播出的,而且平时没有,唯到了周日的傍晚,连播两集,紧接着就是新闻联播,看的我们相当的不解渴,因此也就记恨了正襟危坐的新闻联播。这部动画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机器猫的那个袋子,时常带着大熊搞穿越;还有印象深刻的就是小静,多么可爱美丽的小女孩啊,足足把我的早恋向前推了十年。这部动画片伴着我们度过了童年的很多年,直到我们长大到对其感到幼稚而不屑一顾转而看还珠格格后。但是那份感觉还是一直埋藏在心底。去年上映了哆啦a梦的电影版,好像是一部关于机器猫的终结篇,我没看,但是据说看哭了不少人。
灌篮高手这部动画片颠覆了那时我们对于学校生活的主流价值观,结合当时很红的古惑仔系列电影,让我觉得老师所谓的坏学生原来在另一个世界也是这么受欢迎的。那些年的确很多新的东西都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其他感官,于是有的同学染了黄毛,有的同学有的学生穿了有窟窿的牛仔裤,结成了青龙帮,皮带帮(高中母校的帮派,后来被邻近学校的帮派给灭了)。当时我也下血本买了条BT
Boy的牛仔裤,上面随意缝了两块帆布补丁,想冲吊来着,但有个帮内的关系好的同学搭着我的肩对我说:不想惹麻烦的话,就要低调。我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低调为妙,把牛仔裤打包当生日礼物送了其他人。
日本动画这些年一直很牛逼,大学时候有门听说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上的,每人一台电脑。教课的老师是个日本动漫迷,两节课连堂90分钟,上课60分钟,剩下的30分钟他就给大家播火影忍者看。我挺不喜欢这部动画的,感觉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太长,就像是我现在写的这个东西一样,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结尾。
我更喜欢好莱坞的东西多一点,简短,笑料多,说教的意味也不是那么深,更能调侃或讽刺一下所处的社会和政府。今天下载了最新一季的辛普森一家,已经是第二十三季了,从1989年到现在23年,每年都不落,把少年看到了中年,把中年看到了老年,把老年看到了木乃伊。这部动画片的确还真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有空大家都来看看吧。
有时候动笔的时候是挺想写个天荒地老的,但是写着写着,突然像是路面沉陷,把自己吞了进去,又像是在奔跑中横穿美洲大陆的阿甘,突然觉得不想跑了,便没有任何征兆的停了下来,我现在感觉和我一小时前提笔的时候很不一样,于是我也不想写了,虽然还有很多的story
untold,但是就这样吧。晚安了。
前一篇:小侄女最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
后一篇:《围棋少年》与《棋魂》